文屹 作品

第八一六章 水壩的作用

    可是這個雨,好像真的聽李文軍的話一樣,就這麼淅淅瀝瀝下了幾天,然後停了。

    這麼小的雨也就讓水壩預留的通道水位高了一米而已,沒有半點損害。

    縣裡鬆了一口氣,打電話來感謝李文軍:“多虧了你有先見之明,不然這個水壩中途停了,就前功盡棄了。還有一個月,一定能修好。”

    陶光明不理解,憋了好多天,終於忍不住問李文軍:“你說說看。你是瞎猜運氣好猜中了,還是真的會算,算出來的?”

    要是說運氣好,李文軍這個運氣真是的百萬裡挑一,沒誰了。次次大家看著他要倒黴的時候,都能被他擦著邊躲過去。

    要說他能算出來,陶光明打死也不信。

    因為他從沒見過李文軍拿出烏龜殼或者什麼其他法器來占卜算卦,連掐手指頭都沒試過。

    李文軍說:“都不是。我能預見到,是因為今年剛好是個乾旱年。”

    百年一遇的乾旱年。夏季該有的雨水不夠,秋冬季也一滴雨沒下,一直到明年春天才下雨。

    水壩修好後第一次起作用,其實並不像大家預料的那樣是防洪,而是抗旱。

    重生前,他在報紙上看到過,所以才在去年年底開始催著他們修水壩。實際操作比他計劃中拖延了一點時間,不過沒有大問題。

    陶光明冷笑:“乾旱?茶縣就沒幹旱過。”

    縣誌上記載的乾旱都不知道多少年前了。

    李文軍鄭重地說:“今年夏糧收下來,多買點穀子儲存在家裡。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糧食蔬菜會漲價。”其實他已經交代趙林多備點糧食,還買了抽真空機把糧食用袋子裝好再抽真空密封起來,可以儲存一年以上。

    還跟廠裡職工說,家裡夏糧收下來,交完公糧的不要買,留著下半年吃。如果一定要賣夏糧,就賣給他。

    而且秋糧不要種水稻了改種玉米高粱大豆這些抗旱的作物。

    袁磊子他們還有點莫名其妙:種田的都知道,種兩季水稻的都是把夏糧賣了,存秋糧留著冬天和春天吃。

    因為秋糧晚幾個月成熟,而且也更乾燥些,好儲存。

    李文軍都沒種過田,怎麼會忽然抽風來說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