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六百七十二、舉國之戰

    “西面大同府深入我國腹地,先拿下大同府才是首要!

    ........

    海上波濤洶湧,風險太大,不宜分兵,只要拿下大同府,穩紮穩打,以大同、燕山府為根基,再徐徐北圖,就算難以北上西進,金人也拿我們沒辦法。

    .......

    你想的好是好,可太過冒進......

    如果失敗怎麼辦,一路戰敗影響軍心......

    分散兵力不好,金國可不是什麼好啃的骨頭。”德公喋喋不休,對李星洲海陸兩路出擊,一舉擊潰金國的戰略並不同意,一邊端起茶水潤喉一邊說。

    德公說完,李星洲環視眾人一圈,最後目光落在狄至身上。

    狄至明白,隨即開口:“丞相說得有理,大同府是重中之重,大同、燕山連成一線則能抵禦北方,全力拿下大同府是穩妥之策。

    可更長遠的看還是欠妥,往遼東的通道,特別是在渤海灣這一代。”他說著用手指了指放在桌案中間的地圖,眾人都湊過腦袋。

    “西面是延綿大山,東面是海,擠壓中間的通道本就不寬,如果一戰之後打草驚蛇,金人丟了大同府,馬上重兵扼守遼東通道,到時候想再往北佔據草原馬場,遼東之地就更難了。

    而且到那時就算再由海軍從後路包抄也沒用,陸上大軍不接應,海軍就算登陸也會孤立無援,難以持久。”

    狄至說完,幾個老人都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色,狄至並未正面回答德公問題,兩人所言在於所想根本不同。

    德公的意思是以奪取大同府為戰略目標,能不能北上獲得更多疆域則隨緣。

    而狄至的意思則是這一仗,目的要奪取大同府,控制遼東走廊,遼東平原等大片地區。

    在場所有人都明白狄至的話就是李星洲的意思,狄至是他最信任的左膀右臂,一起平過叛,一起滅過遼。

    每次生死攸關大戰中,在瀘州也好,在燕山府也罷,李星洲一旦分兵,則晉王一軍,狄至一軍,此時狄至所說,自然是晉王想說的。

    所以不可思議的目光都匯聚到了他身上。

    燕雲十六州之地,景國用了一百多年也沒能奪回來,去年晉王海陸並進,一下將東部易州,涿州,燕山府等地奪了回來,已經是潑天的功勞,全國上下歡欣鼓舞。

    景國是這樣的,重重文抑武,自從太祖皇帝之後,已經沒什麼太像樣的武功,攻城略地的事離景國已經很遙遠,打過的戰大多數都是禦敵之戰,幾次出兵北方要麼無疾而終,要麼就是大敗。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難免喪失了銳氣,奪回燕山府已是天大勝利,再能奪回西面大同府就是礦世之功,不敢再奢求。

    他們萬萬沒想到,李星洲居然還惦記著更加北面的草原和遼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