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五百八十四、河中惡龍

    “外圈穩住,不要動!”

    “內圈注意,先射擊馬,先射擊他們的馬!炮兵攻擊外圍,不要誤傷!”方陣指揮官不不斷高聲喊話,聲音響徹戰場,和槍炮聲混雜一起,青色煙霧瀰漫戰場,幾乎遮擋住全部視線。

    狄至騎馬,站在最中間的方陣高坡上觀察著戰場,外圍有一批人被誤打誤撞的弓箭射中,不過不是大礙,很快被拉到方陣中間包紮,然後重回戰場,敵人被正面火力擊潰,開始分流向兩翼跑,大部分跑到河岸邊。

    “指揮使,要不要讓嚴將軍開火?”旁邊的傳令兵道。

    狄至搖搖頭:“還不行,再等等。”

    遼國人以為守住河岸,就讓他們沒法上船,可他們根本沒想過上船,而且完全不知道在他們身後正有一百二十多門火炮對準他們。

    狄至冷靜的看了看遠方的局勢,還不是時候,這些只是遼國先鋒,真正的主力騎兵還在後面。

    主力騎兵並不是指遼國騎兵著甲有多厚,遼國騎兵著甲率遠不如景軍,也比不上西夏,金國,大多數前鋒襲擾的騎兵不著甲,近戰接敵的主力穿的多數都是皮甲,鐵甲不多,只有可汗宿衛才裝備精良重裝鐵甲。

    景國將領對遼軍的評價當屬魏朝仁的上表的《關北邊戍論》中的評價最為貼切:“遼軍長於寇鈔,短於守禦,利於騎鬥,挫於戰,便於弓矢,拙於劍戟。”

    所以遼軍“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退敗無恥,散而復聚,寒而益堅。”

    這就是遼軍的打法,前鋒不斷用弓騎射襲擾,被打散又馬上聚攏,再次襲擾。

    究其原因,少馬的景軍追不上他們,弓弩超過三十步之後殺傷力十分有限,箭矢弩矢飛行速度緩慢,對於靈活機動的輕騎兵來說威懾有限,遼軍射完就跑,只要不被抵近,景軍弓弩殺傷效果十分有限......

    但這些只是先鋒,等這些輕騎兵襲擾讓敵軍疲憊,士氣低下之後,後方帶長矛,馬刀,斧頭的騎兵就會衝上來殺人,再後面還有大量步兵壓陣,作為主力最後用於擊潰敵人。

    這套辦法遼國和景國打了上百年,早熟悉無比。

    可惜在新軍面前,遼軍根本沒有“散而復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