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三百八十五、平南王在在行動 上

    第二天一早開始,李星洲帶著新軍開始瞭解江州城內具體情況,按理來說,這樣的大事先期準備至少十天半個月,然後徐徐開展。

    可皇帝給他的時間實在太少,只有三個月。

    這與羽承安的算計密不可分。

    他繞過平章事德公,先一步給皇帝上奏摺,也讓皇帝心中留下江州的事“沒那麼嚴重”的印象,才會有今日結果。

    一步先,步步先,接下來他就能籠和度支司卡斷銀路,又能趁機攪亂和金國的談判,雙管齊下,讓他無法左右難以兼顧。

    如果最後江州他搞不定,回去還有和金國談判的爛攤子,兩事並奏,皇帝就是心裡想也不能一味保他。

    哪怕他把江州搞定,還有和金國的事可以彈劾,這就是羽承安的算計。

    羽承安不愧是老油條,做事十分老道狠辣。

    這件事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巧妙的讓他找不到背鍋的。

    朝堂之中混,推脫責任幾乎是必修課,當初太子敗了整個景國的船隊,天下共憤,皇帝也到不得不處理的地步,可太子是皇家之人,社稷之本,怎麼辦?

    拉個人出來背鍋,好就好在太子有個副將!

    這個副將很可能不是偶然,皇帝只怕在出徵前就刻意安排的,有他在,若太子有差錯,再大的罪過也可以往他頭上堆。

    最後果然,太子之事被罰俸,禁足了事,而那個副將,死都死在鞍峽口了,還要被加一大堆罪名,其中有一條就是蠱惑太子,妖言惑眾。

    江州這件事,如果是德公先發現端倪,搶先放在朝堂上來討論,德公等人一定會力主給他安排個副手,理由很簡單,要是事情失敗,有脫身餘地。

    可羽承安老道的繞過平章事,直接上書皇上,然後又靠著太子在皇帝面前說話,將這事內定下來,根本未經朝議,根本不給他找退路。

    事到如今,如果江州出事,他沒有脫身餘地,而且只有短短三個月。

    李星洲自然著急,容不得片刻耽擱。

    他列出採買單據,交給謝臨江去辦,然後將最終召齊的一百八十多位婦女分工,告訴好她們要幹什麼。

    然後讓王珂具體負責安排人手,王珂拿到他列好的工作表和工作區域劃分之後蒙了,不明白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