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兩百一十九、遼國往事

    正是這時,身為景宗皇帝顧命大臣的韓德讓站出來。

    他力挽狂瀾,攝政輔佐太后瀟燕燕,南拒景國十數萬大軍,力保江山,東擊高麗,扼殺狼子野心。

    雖父皇總是說那是他的功勞,可雅裡其實知到,很多大臣宮女私下都會提起,那其實是韓德讓的作為。

    如果沒有他,十年前南京、西京,甚至可能中京、上京都會被景國冢道虞兵鋒所破。

    韓德讓班師回朝之後,聲望大震,舉國上下都不在在乎他是不是漢人,歌功頌德。

    再加上當時她奶奶瀟太后全力支持,韓德讓開始更加大刀闊斧改革,團結契丹貴族和漢族中有治國才略之人,實施選官任賢,不分番漢,考核官吏,確立科舉制,清理以前滯獄,減免遭受戰爭、自然災害災民的賦役等措施。

    以致今日,遼國強盛如此,便是景國十年來也再不敢北上與大遼爭鋒。

    隨後,韓德讓又一次東伐高麗,迫使高麗成為遼之附屬,年年進貢方才撤兵。他權高位重到賜鐵券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趨,左右特置護衛百人。

    本來以韓德讓的功績和本事,即便他是漢人,皇家如此恩寵也無過,可是......

    可問題就在於,當初雅裡的爺爺景宗英年早逝,她奶奶瀟太后年輕貌美守寡,兩人便有私情,不是偷偷摸摸,是不避諱左右,韓德讓出入金帳不避嫌。

    瀟太后甚至告訴韓德讓,讓韓德讓將自己的兒子耶律術烈當成親生兒子來養。

    因韓德讓勞苦功高,讓遼國空前壯大,能力有目共睹,契丹六部對其心悅誠服,對他攝政王一般的行為,以及與瀟太后的私情都是默許,不予理會。

    雅裡心裡明白,眾人都不計較,不代表父皇心裡過得去。

    他年幼目睹父親早逝,又見母后與韓德讓的私情,雖此人對遼國居功甚偉,可父皇從此心裡也對漢人有隙。

    特別是瀟太后病逝之後,他便開始著手打壓韓家。

    小時候耶律雅裡也以為漢人都像父親教導她那樣的沒本事,長大後懂事了,她慢慢明白,事情並非那麼簡單,不是漢人無能,而是父親心中對漢人有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