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兩百零八、捧高他

    儒家學說發展比較完善,經歷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孔子主要講仁愛,孟子主要講正義,荀子講自強。</p>

    孔子的仁愛和荀子的自強怎麼講都無所謂,因為愛和自強,怎麼說都不為過。</p>

    可孟子的“正義”是大問題。</p>

    朱元璋甚至大罵孟子,說他不配為聖人,想將他從聖人中剔除出去,為什麼?</p>

    因為“義”就是殺,一位的愛是不行的,也需要殺,比如大義滅親。</p>

    義的甲骨文也是一個士兵拿著武器,殺放大就是混亂、變革、動盪。</p>

    所以帝王都是怕這個“義”字。</p>

    何況孟子說的還是“正義”,所以孟子是先秦諸子中的革命派,他說如果一個君王不仁不義,就是民賊獨夫,推翻他就是正義之師,沒有錯。</p>

    更令皇帝害怕的在於孟子承認君權天授,同時又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天”,君權天授沒錯,天授權之前聽百姓的。</p>

    所以歷來帝王沒有不怕孟子的,都怕這種“正義”在世間流傳,秦始皇焚書坑儒就是如此。</p>

    可任何一個集體都會有敗類,隨著時代發證,很多沒有節操的儒生也發現皇帝怕這個。</p>

    可他們沒傳播孟子的“正義”,而是為討好皇家,開始著書立說,刻意的利用各種理論,各種解釋來曲解這個“正義”,下層百姓往往不能發現其中微妙變化,不知不覺間被灌輸新的價值觀。</p>

    到宋及其後,“正義”就變成“忠義”,一字之差,天壤之別。</p>

    宋儒以“忠義”取代“正義”就是中國封建社會悲劇的核心所在。</p>

    而現在,老皇帝顯然也是怕了這正義,想要歪曲它</p>

    </p>

    “岳父剛才為何如此誇讚平南王。”參勝小聲問。</p>

    他們進了長春殿側殿,不過人尚未到齊,皇上也沒到。</p>

    羽承安一笑,撫須道:“李星洲此人,骨子裡還是瀟王骨血,尚武狂躁,若讓他得勢,景國難安。所以我略施小計罷了。</p>

    像他這樣的年輕人,血氣旺盛,又為人張揚,多說些好話,必然尾巴翹上天,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不會懂,所以我不過略施小計,引他上鉤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