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兩百七十六、叛軍雙襲 上

    卻不曾想變故陡生!

    泥土溼滑,加之一起爬的人太多,土牆承受不住,突然倒塌!

    好幾人隨著泥土滑落下去,一陣天旋地轉,有人被泥土掩埋,眾人亂做一團.....

    慌亂中,來不及檢查哪裡受傷,也顧不得滿身泥土,劉季摸到手邊的刀,大喊一聲站起來,結果卻瞬間愣住......

    眼前沒有營帳林立的的大營,沒有人山人海的瀘州百姓,只有......一片焦土!

    .......

    冷風箐邊,臨時落下的大帳之內,丁毅、冢勵,還有一眾徐國官員都在緊張等待。

    連續兩天的降雨讓冷風箐水流大增,他們不得不架起兩座小橋。

    本來若不是雨季,冷風箐水流不大,可以隨意趟渡,可現在下過幾場雨後,山中水流匯聚,水位暴漲,步軍還能勉強趟渡,馬軍卻只能下馬牽馬過去。

    大軍渡過冷風箐後,道路狹窄,全軍行進速度緩慢,容易暴露。

    商議之後決定由劉季帶領精銳先鋒襲營,襲營得手,打開營門之後令兵回報,後軍再跟進,他們所在的位置離大營只有二三里地,但因周圍林木茂密,不易被發現。

    丁毅在大帳中緩緩踱步,劉季已經去了半個多時辰,應該有消息才對......

    “那劉季不過是個鄉野下人,依我看是信不住的,丁兄就不該派他去襲營。”冢勵搖著扇子道:“對方說到底不過手無寸鐵的農夫,優勢在我,應集中兵力,一舉擊潰,何須如此謹慎,想得複雜,用這些小手段呢。”

    賬外雨聲不斷,丁毅沒有回他話。

    冢勵尷尬了一下,神色不好看了,但很快掩飾過去。

    丁毅雙拳緊握,雖然先敗一陣,但他心中依舊是勝券在握的。

    只要奪回大營,然後直攻瀘州城,在四月之內拿下瀘州,五月初就將從南邊和東邊調來的守軍遣返,如此就能萬無一失。

    他不想從南邊和東邊調兵,特別是東邊,可他迫不得已。

    南邊是切斷水路的要地,可蘇州有十幾艘戰船,不是大船,是蘇半川留下的,不過朝廷戰船沉在鞍峽,這些船要封鎖江面已經足夠,所以不擔心。

    反倒是東邊,兵力空虛之際景朝若是派大軍從陸路來襲,首當其衝就是東部幾個縣城。

    前幾天汪家家主也告訴他,確實有股景朝軍隊從蘇州迷山古道進入瀘州,那麼瀘州人突然奮起反抗,攻佔他的大營十有八九與那夥人有關了。

    到底是誰都這麼大本事,短短十幾日整肅蘇州糜爛局勢,還反攻他們大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