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魚翁 作品

第175章 這個規培不一般,自體血回輸

    “喲,怎麼是個男護士?”

    主刀是位三十八九歲的男醫生,頭髮灰白,氣質看上去還挺儒雅,人也特別精神。

    看到手術室內站著個陌生的男青年,他愣了愣。

    “他不是護士,好像是新來的規培生。趙醫生讓他留在手術室打掃一天的衛生,順便觀看其他醫生做手術,長點見識。”

    手術護士來的還是上次那位。

    她趕緊解釋了兩句。

    其他醫護看向周燦的眼神立刻有了一些變化。

    大家一個個都是人精。

    規培生被上級醫生安排到手術室打掃衛生,便是傻子都明白,這是處罰。

    只有提著箱子的麻醉醫看向周燦時,表情有些訝然。

    他甚至衝著周燦微微點頭,算是打招呼。

    “快,把病人抬到手術檯上!官醫生,立刻給病人實施麻醉。”

    看這情況,病情很危急。

    周燦也走過去幫忙。反正就是蹭手術嘛,多一個人幫忙,主刀絕對不會介意。

    這個叫官醫生的麻醉醫生,周燦認識。

    因為周燦做的手術已經有很多臺,三級以上的大手術同樣做了不少。

    一些大手術的全麻術,經常會看到這位官醫生的身影。

    麻醉醫生其實也與普通醫生一樣,分為住院醫、主治、主任三個級別。對於不同的麻醉手術,要求的資質也不一樣。

    同時,麻醉醫也會像普通醫生一樣帶徒弟。

    有較嚴重的心、腦、肺、內分泌等系統併發症的各種手術或術前評估有較大風險的手術麻醉,都需要主任或副主任麻醉醫生主持。

    他們對整個圍術期的風險做出評估,認為安全係數達到要求,主刀才能做手術。

    不然的話,即便是武白鶴、胡侃這樣的權重科室大老為病人制定了手術方桉,麻醉醫師評估後覺得風險過高。那就只能擱置。

    或者是等到病人符合手術標準了再擇期手術。

    所以,麻醉醫生的地位並不低。

    而且他們對人體的呼吸、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各臟器運轉,皆瞭然如心。

    一個個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唯一讓人詬病的就是麻醉科屬於亞科室,待遇沒法與權重科室的醫生比。

    他們對名氣這東西似乎絕緣。

    再厲害的主任級麻醉醫生,知名度最多就是業內人士知道而已。至於病人、家屬,他們只知道主刀醫生的大名。

    麻醉醫生是誰,他們很少去關心。

    官醫生應該最少都是高年資的主治麻醉醫生。能讓他親自出馬的麻醉手術,說明難度不低。

    至少風險很高。

    這個病人到底是什麼疾病?看上去,病人臉色蒼白,煩躁不安,冷汗不斷從額頭冒出,呼吸困難,說明病人此時極痛苦。

    揭開病人身上的布以後,可以看到肋間有明顯外傷。

    周燦立刻明白過來,病人很可能是胸腔出血,伴隨胸腔大量積液。

    這個病非常兇險,最好能夠在病人沒有休克前緊急手術止血。

    官醫生快速給病人連接著生命監測探頭。

    本來,有條件甚至需要建立中心靜脈壓監測。現在情況緊急,就只是監測心率、血壓、呼吸、體溫這些。

    “周醫生,幫忙插一下氣管,上一下呼吸機行嗎?”

    官醫生一個人分身乏術,病人的情況越來越糟。

    為了節省麻醉時間,他不得不請周燦幫忙。

    別人不知道周燦的本事,官醫生卻是清楚得很。

    特別是周燦在重症醫學科的光輝事蹟,不但重症醫學科的醫護都知道。麻醉科的大部分醫生也有所耳聞。

    因為重症醫學科的不少醫生都是麻醉醫生轉型。

    比如石醫生,以前就是麻醉醫生,後來轉攻生命學。一心想著如何為病人提供更好的生命支撐,如何在病人生死關頭,把人給救回來。

    有什麼消息,非常容易傳到麻醉科以前的同事耳中。

    其他醫護聽到官醫生叫周燦幫忙,盡皆感到驚訝。

    看來官醫生與這個挨罰的規培生挺熟啊!

    氣管插管不算太難,但是想要快速、精準的完成,還是有一點難度。

    呼吸機的操作比較易學,但是參數的調整卻非常考驗一個醫生的水平與經驗。

    在眾人驚疑不定的目光中,周燦快步上前,然後對病人實施氣管插管。

    此刻,在病人煩躁不安的狀態下插管,本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氣管插管周燦卻是輕而易舉的完成了。

    氣管插管是將一特製的氣管內導管通過口腔,經聲門置入氣管內。也可以從鼻腔插入,視具體情況。

    病人現在的狀態,比較適合口腔插管。

    至少比鼻腔插入要舒服一點。

    病人本來就煩躁不安,想要讓他配合並不容易。

    插管完成後,周燦開始熟練的調整呼吸機的各項參數。重症醫學科的三個月沒白乾,現在操作這些儀器,他已經能夠駕輕就熟。

    經驗也是十分老到。

    對於各項參數的調整,可以做到了然如胸。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走的每一步都算數。

    他在重症醫學科足足規培了三個月,出來後,才發現好處巨大。

    在很多場合都能用得上。

    而且在重症病房工作時的精神高度緊繃,對他的心性是一種非常好的磨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