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魚翁 作品

第145章 一飛沖天,癲癇病例會診

    術後併發症,說得好聽點,屬於常見現象。

    但是說得難聽點,也可以理解為醫生的手術水平菜,手術沒做徹底,或者沒做好。引發了其它症狀。

    論責任,溫主任肯定無法逃避。

    要說定性為醫療事故,受處罰,那倒是不存在。

    畢竟簽了手術同意書才做的手術。

    而且沒有任何一位醫生敢保證做手術一定成功。

    別說是開顱手術。

    即便只是一級小手術,也有失敗的可能。

    比如,縫合外傷創口,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一級小手術吧?哪怕是小診所的赤腳醫生都能幹的活。

    但是縫合後,過了幾天,傷口出現感染化膿。

    這個責任算誰的?

    醫生肯定不願意擔這個責。

    最終只能病人自己買單。

    話又說回來,手術出了問題,家屬該不該鬧?

    其實鬧一下並沒有壞處。

    一方面確實有發洩情緒的需求。另一方面,鬧得兇一點,醫院會比較重視。後續的治療,哪怕病人自己掏錢,但是得到的治療會比較有保障。

    甚至醫院會做出一些妥協,減免部分費用。

    所以說,該鬧的時候鬧一下,比較符合家屬與病人的利益訴求。

    太好說話,只會讓人覺得好欺負,如那待宰羔羊,容易吃更大的虧,遭更多的罪。

    醫生們大多已經看過22床的病人資料。

    而且爛熟如胸。

    手術前,制定手術方桉時,大家就會了解病人的病史、病情、檢查報告等資料了。

    所以,此刻傳看資料時,很多醫生只是隨手翻了翻,便傳給下一人。

    周燦算是唯一沒看過22床病人資料的醫生。

    傳到他手裡時,他已經是最後一個。

    也就拿著專心的看了起來。

    目前,他的病理診斷醫術是住院醫下等水平。

    與在座的醫生比起來,可能只比三個研究生強一些。

    那三個住院醫的實力強弱,暫時不清楚。

    主治醫生的診斷水平母庸置疑。

    溫主任的水平,那就更不必說了。

    只要能在圖雅評上正高職稱,沒一個是易與之輩。溫主任的介入手術水平菜,不代表其它能力也不行。

    眾人看過最新的腦電圖與頭顱ct掃描片子後,已經開始廣泛討論。

    周燦則是不受外部聲音干擾,專心的看著病人的資料。

    “高宗義,男,46歲,有智力減退症狀,入院前有癲癇病史,發病頻率越來越快……”

    鬧了半天,原來病人入院前就已經有癲癇病史啊!

    那些個家屬還鬧得那麼兇,說明家屬不是省油的燈。

    屬於難纏,不好打交道的那一類。

    周燦給病人的家屬下了定義。

    經查,病人顱內有一靜脈血管畸形病變。但是這個部位與內囊靠得很近。

    很多也許不知道內囊在哪。

    內囊是大腦皮層與腦幹、嵴髓聯繫的神經纖維通過的一個部位的名稱,位於基底神經節與丘腦之間。

    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過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佈。

    從這裡不難看出,內囊相當於大腦皮層與腦幹、嵴髓之間的一個聯絡點。

    它的危險性,在顱內手術中僅次於腦幹。

    一般要在內囊附近動刀子,即便是地方上頗有實力的三甲醫院,大多都會委婉的告訴家屬,這個手術他們做不了。

    因為風險太大了。

    圖雅醫院目前基本能夠做到顱內無手術禁區。

    當然,這是對外宣傳的,有一定水份。

    真個要在腦幹區域動刀子,就算是武白鶴也會心頭髮憷。

    上次在急診科的那個高血壓孕婦,幸好是一顆假性動脈瘤。因為武白鶴明確表示,他連五成的手術把握都沒有。

    要說圖雅的神外,本身就不算特別強大。

    甚至在省內都不一定是最強的。

    省人民醫院、某數字醫院,神外的實力都很強。

    帝都的仁和醫院就更不必說了。

    除此之外,魔都有兩座大醫院的神外同樣實力強勁。甚至超過圖雅,能與帝都的仁和神外不相上下。

    溫主任敢做這臺手術,足可看出他的傳統手術水平相當高。

    可能在介入手術方面沒啥天賦。

    周燦對溫主任做出了新的評價和認知。

    手術記錄單上,明確寫著切除病變靜脈血管段。

    既然已經切除成功了,為什麼病人術後來癲癇反而加重呢?

    周燦抬頭看向最新的檢查報告。

    腦電圖,明顯放電異常。

    其實,癲癇病人基本都是大腦放電異常造成的。

    至於造成放電異常的原因,那就必須全面排查了。絕不僅僅只有腦部動靜脈瘤可以造成。

    靜脈曲張、毛細血管擴張症和海綿狀血管瘤,均可能導致大腦放電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