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少江南 作品

第454章 沈煉回京了

    崇禎三年五月一日,內閣閣老、四鎮總督、兵部尚書孫承宗率後續部隊抵達沉陽,開始主頓遼東事宜。

    為了能讓遼東長治久安,穀雨和孫承宗暢談許久。

    除了安排軍隊留守駐紮之外,還要派出正經的大明官員體系,將遼東徹底納入掌控。

    這種政策早在出徵之前就已經有了定策。

    按照皇帝和穀雨的計劃,分別以畢自肅、李應薦為遼東、遼南巡撫,主要負責遷移百姓入遼,同時命山東按察司副使、大名知府盧象升為左都御史,專職遼東、遼南攤丁入畝之事。

    平遼大軍東征數月,便取得滅國殺王的巨大功績,很快便傳到京城,許多人都談,看來自從太祖、成組之後,除了戚繼光之外,天底下的名將基本都是唬人的。

    每次打仗,最多砍下幾十個,上百個首級,胡人來年照樣南下牧馬。

    還是人家穀雨才是名將,第一次砍殺上萬,第二次直接滅國殺王。

    我大明是天朝上國,殺蠻夷就該這麼殺。

    那些動不動畏敵如虎的,動不動哭著喊著要糧草餉銀的,基本上都是花架子。

    朝廷要九邊幹什麼?

    不都是一群窩囊廢嗎?

    還不如撤裁九邊,重用讀書人,施展仁義,必定能讓遠人畏懼。

    遠人要是不畏懼,派穀雨就行了。

    那些九邊的將軍只會喝兵血,來不了真的。

    各種怪話說來說去,但有一件事繞不開。

    那就是穀雨的功績!

    畢竟是斬殺數萬,滅國殺王的功績,怎麼也繞不開的。

    於是接下來,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應該給穀雨什麼樣的賞賜了。

    自薩爾滸之戰後,大明一直被建奴壓著打。損兵折將幾十萬,建奴甚至殺進了京畿重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關鍵時候穀雨站了出來,東征平遼,合計斬首近十萬,滅國殺王,這是何等的大功,作為主帥的穀雨應該如何封賞。

    若是穀雨垂垂老矣,就是封王也無所謂。

    按照慣例,以穀雨的慣例應當封國公,但他實在太年輕了,又身體強壯,手裡有兵權,又把津門治理的繁花似錦

    ,再這樣下去,再過幾年,恐怕威望、勢力都是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