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三百三十四章 應聲隨境 三寶化形

    再仔細觀之,黃希音便心中明悟。

    原來——

    玉離子的這一擊,只較她本人戰力的最巔峰稍強;已然不是方才自己想象中的“一界所無”的可怖境界。

    略一推敲,心中便豁然貫通。

    原來此陣妙理,和尋常陣法不同。若是常人出手,神通一旦發出,那麼其威力便是固定的;而此時此刻,一切微妙提升,都仰賴於那《唯我大乘經》的四象陣力。在此陣力被打破之時,哪怕陣中之人神通已然出手,境界也會跌落下去。

    毫無疑問,歸無咎在出手的一瞬,便明悟的其中虛實。

    御孤乘若有所思,道:“這也算得上是天數。”

    歸無咎笑道:“以一擊而論,確有造化之奇。”

    御孤乘想了一想,又道:“這一息之間,看似生死一線;但歸道友依舊是有兩分餘力。”

    歸無咎微笑不答。

    御孤乘不難分析出來,若是歸無咎是提前看穿了“一定來得及”,那麼其實他是採用了一種相對保守的戰法,保證局面相對可控。

    作為同樣掌握劍道真流的御孤乘,自然能夠看懂——歸無咎雙指作劍,親身追擊,是一種獨特的“劍止”之意,親身所及,直指本人,不為外力所擾。其實空蘊念劍本是瞬發,感應距離又極遠。哪怕是用劫劍加身之法十六劍齊出,席樂榮也未必能夠堅持到玉離子出手的那一刻。

    只是若一擊不成,歸無咎也要承擔風險。

    顯然歸無咎認為並未到要搏命的那一步,方才有了剛才的銜尾之戰。

    玉離子仔細想了一想,忽然一笑,道:“正當如此。”

    她本是不苟言笑,肅殺嚴厲之人。此時這一笑,陣中內外之人見之,都暗暗納罕。

    玉離子只是想明白了一個道理。

    因為四陣相合、由她為主力出手的那一擊,境界再提高兩層至人間所無的“虛境”,她確定無疑是在歸無咎之上的,並且足足有一個層次的差距,斷然沒有不勝之理。但依據這“唯我大乘經”的佈局,似乎在那落子之人看來,此陣雖強,是否勝過歸無咎,也只是五五之數而已。這二者之間,似乎有一道矛盾。

    如今實戰拆解下來終於瞭然——

    她最終那一擊的固然非歸無咎所能及;但歸無咎也有能力令這一擊,並不會發生。

    原來制衡在這裡。

    忽然間,歸無咎正身及兩道分身,忽然氣機一凝、一散;二凝、二散;直至忽然充盈,似乎莫名補足了許多劍氣鋒芒。

    直到此時,歸無咎才真正恢復圓滿。

    玉離子那一擊的“虛境”加持雖然消失了,但是終究有些餘勢,依舊勝過她本人真實實力的巔峰一擊三分有餘。認真說來,還要在當年軒轅懷道境分身的戰力之上。在歸無咎明輪生隙的情況下,硬接這一招,自然不是瞬息可以復原。

    同一時間,本來氣機幾乎不存的席樂榮,宛若塑像之身忽然充盈振作,恢復生機。

    只是,他看向歸無咎的神色有些複雜。

    因為,盡其用便是不留餘地,此時,席樂榮已然徹底失去了“還生蟄眠法”這一道神通。

    但是他也沒有選擇,因為他只有稍有保留,自己幾乎便等同於真正亡去了。

    而那一式“劍止”,只是空蘊念劍的次強一劍而已。

    觀戰諸人中,諸族列位妖王聽二人對話,似乎雙方已有引分之意,既是驚訝,又有些意猶未盡。

    這樣的戰鬥,理應打到最後才好!

    黃希音眸中異彩一動。

    御孤乘也就罷了。

    龍鳳二族飛昇聖祖,可是不久之間亡在這裡。他四人能夠及時趕到,必然將已然發生的一切瞭如指掌。他們……能夠輕易放下麼?且歸無咎出界,席樂榮立中極與荒海之局,已自然而解。

    玉離子道心卓絕,或許能夠;李雲龍、席樂榮則未必!

    果然,玉離子、御孤乘說話、席樂榮氣機一復之後,四人並未退去。

    一直沉默寡言的李雲龍,忽地言道:“我觀歸無咎道友這三道法身,倒是有些親切。”

    只是此言未免有些不著邊際。

    歸無咎心意一動,已然大致明瞭李雲龍所指。

    果然,李雲龍續道:“若是散手合戰,明輪一法,能敵百人聯手。所幸我四人也有四相之陣為倚仗,得以合力為一。只是無論是這陣法,還是歸無咎道友的明輪神通,皆是天外大能直授。”

    頓了一頓,李雲龍又道:“願復初心。”

    這四個字氣機雋永,頗有些意味深長的意思。

    李雲龍和歸無咎四目一對,道:“其實,有一個現成的辦法。”

    御孤乘眉頭一凝,略一忖度,似乎也明白了李雲龍之意;只皺眉道:“若依此法……只是數目不對。是要哪一位作壁上觀?”

    歸無咎微微一笑,道:“也好。前半場,是勢戰;後半場,卻是各自‘唯我’之戰。數目麼,也是等同的。”

    只聽歸無咎曼然輕吟道:“一氣化三清,三寶化一形。”

    然後伸手一點,似有三物一合!

    其中最為明顯的,是一道劍形,當是紫薇劍無疑;而其中渾成成圓,金光爍爍,宛若一枚大丹的,正是璇璣定化爐;但是第三劍物品卻是更加玄妙,幾乎難以言說其形容;而三寶之中,以此物為中;紫薇劍、小鐵匠反倒是一左一右,以為輔佐平衡。

    歸無咎伸手一點。

    以這三件寶物為樞紐,氣機凝形,精微具現;這裡,分明又多出了一個“歸無咎”!

    見此峰迴路傳,七陣諸陣,各自歡喜讚歎。

    再品味李雲龍和歸無咎的對話,其意分別是各自不動用四象之陣和明輪三疊,而是以歸無咎的分身為一人,獨自鬥過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