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433章 登臨絕頂道愈孤




    “因而《三十六子圖》這等統攝大世界的英才名單,有可能包羅道門,魔道,妖族傳承,也可能包含隱匿深藏的陰陽道、巫道傳承。但是卻不可能包含武道傳承的修行者。”



    “關於真武之域的所在,敏儀所知甚少。即便有一二線索,請恕敏儀現在還無可奉告。敏儀能夠告訴歸道友的是,若是憑藉武道傳承中的一件異寶‘武道龍符’,可以暫時製造出一處小小的‘真武之域’,從而創造主場,發揮武道傳承的鬥戰之法。”



    歸無咎恍然道:“想來便是那隻陶俑道兵了。”



    姜敏儀點頭道:“正是。這樣的‘武道龍符’,連同我手上這一隻,如今流傳於世的,共有一十二隻。”



    “當年,得到這一門武道傳承,決定親身試之,對敏儀來說是一場巨大的冒險。只因元門有秘法異寶,能夠卜算一人最終的成道器量,前途高下。敏儀以此法卜之,得之自己若是修煉此訣,所能達到的最終高度會大幅提升。因此最終權衡,還是走上了這一條路。”



    “其中委曲細事,也不必繁辭多說;單將其中要害之處,說與道友知曉。”



    “武道傳承的修煉至法,與眾不同。在入道之初,便當以一道代代相傳的秘術名為‘武道元印’加諸己身。此印品階愈高,對承法之人的資質要求便愈高,將來所能達到的成就也就愈不可限量。不過傳到近世,‘武道元印’這個稱謂也漸漸消弭。武者之中,通常以‘武魂’之名代之。”



    “敏儀所得這枚‘白虎元印’,正是武道傳承中最上乘的武魂之一。承印之時,所受艱辛之處,也不必多言了。”



    “不過這武道傳承卻有一樁絕大的限制。正是這一限制,決定了當今之世修習這一法的人,註定無法像其餘諸法門徒一般,走上修道的最巔峰。”



    “武道修者身上所附元印,固然能夠使其人攀升至精意勃發、神而明之的極上乘境界。但是這元印卻並非死物,而是宛如修士元嬰、附身生魂一般,隨著修道者年齒法力漸增而逐漸增長。若是修道人自身肉身容器成長的速度不及元印本身,那麼修道之人最終難免爆體而亡。”



    “這就是其中的關鍵了。武道傳承,最適合的修行者乃是名為‘武庭六脈’的六種特殊血脈。唯有這六種血脈傳承,能夠在百餘歲時將肉身容器修煉到超越元嬰、幾乎相當於化神境修者的程度。故而此法對於尋常血脈之人,原本是一條絕路。”



    歸無咎聞言默然。若說天縱之才,譬如九宗行利根直進法門的第一流天才,百歲上下突破金丹,成就元嬰,那也不算難事。但是元嬰境的積累本是道途中一個極講究文烹武煉的環節。若說百餘歲突破元嬰,成就化神,那就渺茫到幾乎不可能。



    姜敏儀續道:“補救法門也不是沒有。在真武之域解開元印,與人交手。每被擊敗一次,身上所負武魂便將處於較長時間的倒退休眠之中。每隔百年一交手,連續三次,武魂的成長速度便會降低至與普通血脈相當的程度。”



    “只是武道元印刺激神魂的妙用,又被稱為‘獵手本能’,唯有在與境界與自己相當,抑或稍遜之人交手,方能徹底釋放這宛如捕獵的意境。因此施行此法,卻難以以師長代勞。”



    “別家的蓋世之才,通常都是以無敵於天下為抱負。而敏儀既不甘落於人後,卻又知自己一旦無人能制,這剎那的輝煌註定將如煙花般散去。成就愈高,敵手愈少,得以破局的希望也就愈來愈渺茫。”



    “最好的結局,是成為‘天下第二’,並且尋到那能夠拯救自己的‘天下第一’。”



    歸無咎心下了然,原來這便是“登臨絕頂”和“萬劫不復”的含義。



    姜敏儀想要尋到的那個人,自然就是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