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 作品

第592章 終會面論鄭和的正確使用方式



朱高煦走了,

 

迫不及待地趕去了明州市舶司。

 

太子爺葬禮期間,朱高煦就收到了水師提督吳宣傳來的消息。

 

他本想耐著性子等到太子爺葬禮結束,再直接趕去明州帶回神種。

 

然而楊士奇卻是提出了不一樣的意見,或者說隨手就給太孫朱瞻基埋下了一個坑。

 

畢竟那可是神種,足以改變大明朝堂的政治格局,也足以徹底幫他漢王朱高煦奪得儲君大位,太孫朱瞻基豈會眼睜睜地看著他朱高煦這麼輕易帶回神種?

 

事實證明,這位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楊賢相,此刻已經完美地轉變成了一個算計人心的政客。

 

而他算計人心的本事,即便是漢王朱高煦都要自愧不如。

 

所以朱高煦才會引而不發,在朝堂之上公然點出此事,然後再不急不慢地前往明州市舶司。

 

這看似是給了太孫朱瞻基一個反擊的機會,實則卻是給他挖了一個大坑,足以坑得這位太孫殿下一敗塗地!

 

至於是機會,還是大坑,就看他朱瞻基做出什麼選擇了。

 

臨行之前,朱高煦也沒什麼好交代的,只是將喚來楊士奇交代了幾句。

 

因為鄭和帶回了神種,現在朝野上下的目光都聚焦在這神種上面,反倒是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類似於楊溥成為太孫黨領袖,楊士奇此刻也儼然成了漢王黨的中流砥柱。

 

有他楊士奇坐鎮京師,應對太孫與太孫黨官員的反擊,已經足夠了。

 

至少朱高煦很確信,朱瞻基加上楊溥,再加上那群太孫黨官員,都還不夠現在的政客楊士奇一隻手打的。

 

拿到聖旨,此行朱高煦並沒帶多少人,只是帶上了聶興與郭登,以及寥寥幾個暗衛好手。

 

畢竟他得給太孫朱瞻基一個機會,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所謂明州,就是浙江寧波。

 

前宋海上貿易異常發達,朝廷重視市舶貿易,而明州市舶司的設立,促進了海外貿易發展——宋商前往高麗和倭國貿易需要市舶司發放公憑,而明州是唯一的合法港口,在東亞海上絲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宋代以來,慶元(明州)一直就是對倭的貿易港,在這三港之中距日本最近,所以,倭國商船開往元朝的幾乎都駛進此港,僅有一、二個例外。

 

到了大明洪武年間,太祖高皇帝執行嚴厲的海禁措施,一度關停了所有的市舶司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