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金 作品

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蓄水證(上)

    白人青年說的是英語,司念華給方寒幾個人做了翻譯。

    方寒向青年點了點頭,然後向比齊耳詢問:“比齊耳醫生,患者是什麼情況?”

    其實進了病房,方寒和阮雲飛、晉博幾個人就看出來了,白人青年的這個病應該是個怪病,而中醫對所認可的怪病卻真好有奇效。

    所謂怪病,其實也就是指現代醫學沒法解釋的一些病症,亦或者鬧不明白病因的病症。

    現代醫學是微觀的角度來解釋世界,也就是說現代醫學的所有觀點都是站在自己能看到,能認識的角度,哪怕是有所推斷,都要證明確的證實某個東西的存在才能下結論。

    而中醫則是站在宏觀的角度,,站在規則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並不一定要完全是看得見摸得著。

    對西醫來說,天冷了要穿衣,為什麼要穿衣,嗯,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6度左右,當週圍的溫度低於人體溫度的時候人體的溫度就會擴散,體表溫度流失,所以會冷,就要穿衣保暖,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

    體溫計啊,可以明確測量。

    可對中醫來說,天冷就要多穿衣服,天熱就要少穿衣服,這是常識,至於天冷為什麼人會感覺到冷,不知道,反正是規律,放在哪兒都一樣。

    所以在不同的認知下,西醫面對發熱、發冷的患者都是按照體溫來衡量的,體溫計測量的溫度超出了標準,那就是發熱,可對中醫來說,一旦數據沒問題,西醫就要抓瞎。

    而中醫則始終是站在規則的角度,這個人發抖,會穿衣服厚,那就是發怕冷,坦胸露背,衣服都穿不住,那就是怕熱,喜歡喝熱水,那就是體內有寒,喜歡喝冷水那就是體內有熱。

    我不需要明白為什麼,因為這是常識,而中醫則是基於這種常識之下來治病的。

    對西醫來說,一些解釋不清,病因不明的病症,那就是怪病,可這樣的怪病到了中醫手中其實往往並不難治。

    換句話說,西醫確診講究的是證據,而中醫則注重的是推斷,只要推斷合理,那麼就可以確診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