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金 作品

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班門弄斧

    卓向民的水平還是有的,詳細檢查之後,卓向民已經辨明病因,他對自己的處方也很有信心。

    可皮興河一句話,卓向民就愣住了。

    患者沒辦法進藥。

    這就相當尷尬了。

    你的藥哪怕再有效,患者沒法吃,別說靈丹妙藥,就是仙丹,那也無濟於事。

    “一點都吃不下?”

    卓向民問皮興河。

    患者是食道灼傷,卓向民是清楚的,他這個藥只要能進了食道,哪怕是一點,好歹也是能有點作用的。

    胃雖然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可藥物的吸收也並非僅僅靠胃的。

    “主要是食道灼傷,導致患者非常痛苦,別說湯藥,就是清水一口都喝不進去,而且還嘔吐的厲害。”

    皮興河解釋道。

    皮興河倒不是專門拆卓向民的臺,而是患者這一段時間就在他們科室,什麼情況他是很清楚的。

    清水都喝不下去,更別說湯藥了。

    卓向民皺了皺眉,這就有些難辦了。

    行醫多年,卓向民也不是沒遇到過難題,比今天這個情況更難的場面他都遇到過。

    醫生治病救人,本就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蹴而就,越是疑難雜症,問題越多,有時候一劑湯藥下去,不僅於事無補,情況加重的例子也有。

    這樣的情況別說卓向民,郭文淵都遇到過,除了方寒這樣的掛逼,誰敢保證不出錯?

    只不過一劑藥無效,有了前車之鑑,郭文淵之流這樣的名醫很快就能找出緣由,然後再次用方。

    所以說,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不怕犯錯,謹慎為主,出錯之後要能及時發現,及時挽救,對患者來說,病治好了,那就是醫生厲害,過程的話,大多數患者並不是很清楚。

    只是今天,邊上有方寒在。

    卓向民剛才不想和方寒多說,直接開始診治,然後用方,就是為了讓方寒看一看中醫的魅力,什麼雜七雜八的東西,學的多了不一定有用,專心學好一樣東西,要比學的雜更有用。

    卓向民這樣的人,不能說有多壞,他其實也是有些惋惜方寒,諸如剛才發生的種種,只能說卓向民還是不夠了解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