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金 作品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一群專家做筆記

    “總結的很到位啊!”

    “精闢!”

    臺下一些有見識的,這會兒對方寒的態度已經完全轉變了,不提方寒之前治療的患者,也不提剛才視頻中患者的真假,方寒能說出這麼一番話,那就真的是相當不簡單了。

    正如前文所說,現在很多醫院的中醫大夫,十之**都是學院派出身,學院派出身的中醫人,大都有個毛病,那就是喜歡把中醫的概念和西醫的概念相提並論。

    這倒不是有些醫生刻意如此,而是下意識的一種習慣。

    學院派的醫生,上了醫科大之後才開始接觸醫學,而在接觸中醫概念之前,這些人學的是什麼,數理化,生物學等等,而且這些人在學校的時候可都是學霸,學渣那可是考不上大學的,而且醫科類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並不低,哪怕是林州中醫學院,也比很多普通本科的錄取分數線高一些的。

    而數、理、化、生物學這些是什麼,這些其實已經算是現代醫學的基礎了,換句話說,這些其實是西醫的根基,而中醫的陰陽五行、五運六氣、天干地支、易經八卦這些,很多人其實都是沒怎麼接觸過的。

    這樣一群醫學生,哪怕學的是中醫,可在接觸中醫理論之前,很多人其實是排斥陰陽五行的,有了這個排斥心理,再去學中醫,一開始就很難。

    這就好比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第一印象,第一眼你就覺得他是個壞人,這個觀念就不好改了,哪怕人家其實是好人,也需要長期的過程才能扭轉這個第一印象。

    這是其一。

    其二,現在的醫科大學,純中醫的醫科類院校很少,換句話說幾乎沒有,醫科類院校大都是中西醫並存的,這就導致,哪怕是中醫臨床的學生其實也可以去聽西醫的課。

    要是一些中醫基礎紮實,有了一定門道的中醫人去聽,或許干擾還不算大,可很多中醫學院的學生對中醫都瞭解的事實而非,甚至有所排斥,這個時候再去聽西醫的,能不混的人真的不多。

    大學五年,中醫瞭解了一些,西醫也瞭解了一些,到了臨床,就很容易被西醫的概念所誤導。

    再加上醫院同樣是中西醫混搭,哪怕是一些中醫醫院,也都有中西醫結合科室,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中醫人,你指望他對中醫能有多深的瞭解?

    方寒之所以能有這種見識和認識,除了系統之外,其實也和從小接觸中醫有很大的關係。

    方老爺子雖然不算什麼醫手名家,可也是比較純粹的中醫人,因而方寒從小就接觸中醫理論,先入為主,中醫在方寒心目中地位就稍高一些。

    這個先入為主是相當可怕的。

    因而剛才方寒的一番話,其實有一部分人是不怎麼明白的,聽不太懂。

    有人沒怎麼聽明白,當然也有聽明白的,聽明白的才能明白方寒的深淺。

    “這位方醫生了不起啊。”

    一位中年醫生低聲和邊上的一位說著話:“看到沒有,從始至終,這位方醫生都沒有拿稿子,也就是說剛才的一番話,都是臨場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