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金 作品

第九百八十三章 棘手病症

    普霍金斯醫生不少,除了米國人,還有英國人,同樣還有華人。

    匡明卓回國之前就在普霍金斯醫院工作過,這也是匡明卓最值錢的資歷了。

    普霍金斯醫院作為一家研究型醫院,科研人員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準確的說,臨床類的醫生只佔普霍金斯醫院職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也就是說,在普霍金斯醫院,100名職工職中,科研型人才就佔了近七十個人,臨床系的,包括醫生護士也只有三十個人這樣子。

    方寒和冼奮江楓還有秦熙姌穿著普霍金斯醫院的白大褂一路走來,就遇到了好幾位華人醫生,大都是比較年輕的。

    作陪的依舊是索利斯,同時還有兩位普霍金斯醫院的青年醫生,三十來歲。

    進了病房,阮文遠急忙起身招呼。

    “坐吧,不用客氣。”

    病房是很舒適的單間病房,環境非常優雅。

    這還是方寒第一次走進普霍金斯醫院的病房。

    昨天的時間主要是參觀外面,轉了醫院,看了普霍金斯大學,時間已經捉襟見肘了。

    怪不得阮文遠昨天說這兒的醫院住不起,這樣的環境,收費要是便宜,那才是見了鬼了。

    國內有句話說的好,物有所值,什麼樣的價位就有什麼樣的享受,單說享受,普霍金斯醫院絕對算是一流水準了。

    就方寒所見過的醫院,江中市萬江醫院的環境已經算是很不錯了,可和這兒比起來,方寒覺得還差了些。

    陪同方寒一起的除了索利斯還有普霍金斯醫院的兩位醫生。

    “方醫生,在患者治療之前,還需要做一個全面的檢查,患者每天的情況我們都要詳細記錄。”

    “這個是應該的。”方寒點了點頭。

    米國人,不,準確的說西醫還是以數據來說話的,阮文遠的這個肝癌並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有太大改善的,而方寒也不可能長時間留在普霍金斯醫院。

    那麼患者的治療是不是有效果,效果如何,還是要用數據來說話的。

    治療前腫瘤的大小,各項指標,治療一段時間之後腫瘤大小,各項指標,這些就是判斷患者是否好轉的依據。

    方寒很是正式的給阮文遠做了檢查,然後制定了治療方案,剩下的就交給人家普霍金斯醫院的醫生了。

    出了阮文遠的病房,方寒等人又被索利斯帶到了另一間病房。

    “方,這是患者的各種檢查結果和病歷。”

    方寒先看了看患者,二十來歲的年輕白人,臥床不起,看上去枯瘦如柴。

    看了一眼患者,方寒這才開始看患者的資料。

    患者男性,26歲,是一名礦工,長期進行水中作業,入院後診斷為腸息肉,手術切除堅硬、灰色贅生物5枚,活檢不排除癌變,接受化療兩個廖正,服用抗癌藥物半年,病情持續惡化,現在是嘔吐不能進食,體重嚴重銳減,檢查發現直腸不又有多個大小不等的贅生物,同時伴隨重度貧血........

    方寒詳細的看過患者的資料和檢查結果,然後遞給邊上的冼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