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金 作品

第八百七十九章 主線任務(三更)

    中醫的各大流派在一定程度上和戲曲、繪畫等還有一定的區別。

    除了歷史、地理、人文等因素之外,還有對原本中醫理念的解釋和認知不同。

    可無論中醫有多少流派,他們的根基其實是一樣的,萬變不離其中,只不過側重點有所區別。

    都是後人站在前人的基礎上對中醫理念的一種補充延續,這是進步的體現。

    前文說過,中醫發展到現在,水平自然是不斷提升的,經驗也是越發豐富的,人們常說扁鵲重生,華佗在世,這只是一種對醫生的褒獎,可事實上,哪怕是真的華佗在世,扁鵲重生,到了現在,水平也不見得就有多高,他們只是他們那個年代的名醫,並非現代,後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斷層不是那麼容易彌補的,那不是一代人的差距,而是很多代。

    就說傷寒派,傷寒派是以《傷寒論》為基礎的,可到了現在,多少人對傷寒論進行了補充和註解,在《傷寒論》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多少處方名方,很多方劑又多了無數的變化和應用,這些哪怕是醫聖張仲景窮其一生也不見得能夠搞明白的。

    因而這些中醫流派並不能單純的從錯對去判斷,那個正確,那個不正確,那個好,那個不好。

    就像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萬花齊放,各種學說爭相鬥豔,你說儒家對還是法家對,墨家對還是縱橫家對?

    每一種學說和流派都有自己的根基和出發點,後世之所以罷黜百家,儒家獨尊,只是因為儒家思想更有助於封建階級的統治而已。

    因而中醫流派也是如此,沒有什麼誰對誰錯,誰好誰壞,只有那個更合適。

    患者病症嚴重,非大劑量不能治,這個時候就是火神派,患者身體虛弱,不能用重藥,需要悉心調養,耐心滋補,這個時候滋陰派就比較擅長。

    中醫沒有太過明確的科室劃分,什麼肝外了,肝內了,神外了,心內了,其實完全可以把中醫的流派看作是側重不同的治療手段。

    側重不同,互相攻擊就很正常不過了。

    在滋陰派看來,火神派的法子就過於孟浪,過於危險,這是個人認知和習慣造成的。

    就像現在的學院派一樣,受到現在教育的影響,普遍不敢大劑量用藥是一回事。

    “開宗立派?”

    方寒有些呆滯,系統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

    哪怕他所有的技能都到了宗師級,也不見得就能開宗立派吧?

    關寶成也很看得起自己啊,對自己期望很高啊。

    當然,主線任務就主線任務,失敗了又沒有什麼懲罰,哪怕完成百分之五十也有不小的獎勵。

    獎勵可以累積,意思是完成百分之十,會有隨機抽獎,也會有高級抽獎,大階段和小階段獎勵可以同時獲得,這可是好事。

    關寶成笑呵呵的看著方寒,他對方寒的期望確實很高,二十五歲,這麼年輕,方寒的水平就不比他差,將來的成就那是沒辦法預測的。

    在關寶成看來,方寒這種就屬於百年甚至好幾百年都難得一見的天才,最起碼在醫療方面的天賦無人可比,這樣的人將來開創自己的學說,開創自己的流派,那一點都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