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金 作品

第六百七十二章 有容乃大

    關寶成雖然傲氣,雖然有些小自負,卻也不是真的目中無人,他只是有些瞧不上大多數的中醫人,卻並非瞧不上所有人。

    杏林中比他關寶成厲害的人多了去了比如郭文淵,比如羅元辰。

    無論他關寶成名氣怎麼大,在郭文淵等人面前始終是小輩,哪怕是傲如關寶成,要是能被郭文淵誇讚或者認可,關寶成同樣是很自得的。

    在關寶成心目中,方老爺子雖然名聲不顯,可能教出方寒這麼厲害的孫子,那也是堪比郭文淵等人的國手名家了,能被老爺子這麼認可,關寶成瞬間就舒暢了。

    “積食?”

    高老師有些懵:“關教授您的意思是我這是傷食了?”

    “準確的說你這個病最初是因為傷食引起的,腸中有積滯,所以導致反覆腹瀉腹痛,同時又因為反覆腹痛腹瀉而致使脾胃虛弱,所以說要徹底治好你這個腹瀉腹痛,就必須首先去積,然後調理脾胃。”

    “可是我這個病已經好幾年了,算下來有五年了吧,這麼長時間,積食還沒去?”

    高老師有些不解。

    關寶成和老爺子說的她是聽得懂的,說穿了她這病最初就是傷食,然後導致腹痛腹瀉,反覆反覆,可到現在他這個病已經有好幾年了,而且這幾年她的胃口又不怎麼好,五年了還要去積?

    這就讓高老師很不理解了。

    人是有消化功能,如果吃多了是有可能吃撐,然後傷食,可五年了,五年前那點積食現在還沒有消化?

    “這個和時間沒關係。”

    關寶成組織著語言,想著該怎麼解釋才能讓高老師聽得懂。

    中醫治病最麻煩的一點其實也就是這一點,中醫的一些理念和一些術語都是比較古老的,因而在診斷和辯證的時候如果患者刨根問底,中醫人就要換概念,用一些比較容易解釋的術語來解釋。

    可並非每個中醫人都擅長解釋,遇到一些不擅長解釋的,醫生就會來一句“聽不懂就不需要懂,按時吃藥就行”之類的話。

    這樣一來患者心存疑慮,要是吃藥吃好了,患者自然覺得醫生水平高,可要是沒吃好,醫生八成就要落一個騙子庸醫之類的名頭。

    你都不給我說清楚這個病,就讓我吃藥,稀裡糊塗?

    這就是文化差異造成的。

    如果我們去看西醫,醫生說這是肝炎,患者其實也不見得就清楚肝炎怎麼來的,可接受現代化教育的人就認這個,嗯,我這是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怎麼來的誰他麼知道,反正是肝炎。

    如果是中醫,說你這個是肝陽上亢。

    患者就會納悶,神馬肝陽上亢,怎麼還上炕了,怎麼就不上床呢?

    通俗的說,現代一些定義的一些疾病名稱,患者就認可這個,你說了是什麼病就行,肝炎也好,肺炎也好,感冒也好,發燒也好,說出什麼病,這就確診了。

    可中醫說出來的診斷結果患者就不認可,什麼狗屁肝陽上亢,什麼狗屁寒邪入侵,什麼亂七八糟的陰陽不調,我就不懂,不懂你就要給我解釋,解釋不清我就認為你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