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金 作品

第四百五十章 真的好嗎?

    “學習中醫有沒有技巧?”

    方寒笑著道:“有,當然是有技巧的。”

    “方醫生,那是什麼技巧?”有人高聲道。

    方寒壓了壓手道:“既然有同學問了,那我今天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我知道的技巧告訴大家,這個技巧呢,我總結了一下,第一個,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多讀書,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學醫也是一樣的,特別是學習中醫,我們更應該多讀書,不僅僅要讀醫書,更要讀各種經典,把經典讀到骨子裡去。”

    “我們學中醫的人都知道,中醫講究陰陽五行,可什麼是陰陽,什麼是五行,這些道理該怎麼用,缺不僅僅是醫書裡面才有,其他的很多書中都有這個道理,什麼《易經》、《道德經》都可以讀......”

    說到這裡,方寒頓了頓繼續道:“很多人都知道,以前的讀書人有個說法,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個說法因何而來呢?有人說救人和醫國是一個道理,因而才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可在我看來並不僅僅如此。”

    “以前古人們讀的書和我們現在讀的書是不一樣的,以前的人讀四書五經,治經典,讀的是聖人書籍,和我們現在讀的書截然不同,我們現在從小就接觸數、理、化、語、數、外,生物、等等,學醫的都知道,現代醫學的基礎是什麼,現代醫學的基礎其實正是現代科學的綜合體,解刨學、生物學、物理學乃至於化學,也就是說,在我們接觸真正的現代醫學之前,我們其實已經為學習現代醫學打好了基礎,可你們有沒有想過,中醫的基礎是什麼?”

    “中醫的基礎其實正是以前人們學習的經典,學習的聖人書籍,中醫的陰陽五行其實早就包括在那些書籍之中了,也就是說以前的讀書人很早其實就有了學習中醫的基礎,哪怕不當官改學醫也是比較容易的,可到了現在,我們不去讀那些基礎,然後去學中醫,豈不是等於從頭開始?”

    臺下的同學聞言頓時開始竊竊私語,這個問題大家還真沒想過,一些人覺得學習中醫難,學習西醫簡單,可從來都沒有想過為什麼,現在方寒這麼一說,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學習西醫的時候大家早就有基礎了,可學習中醫的時候大家卻是一片空白。

    方寒繼續道:“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當你把所有的書籍都熟記於胸的時候,你自然而然的就會用了,什麼是陰陽,什麼是五行,什麼是氣,什麼是虛,這個時候你就不需要別人去解釋,自己都會懂了,正所謂清陽出上竅,濁音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什麼意思,很多人都不明白,都不清楚,可讀過神話故事的人都應該知道盤古開天吧,清輕者上浮則為天,渾濁著下沉則為地,天為陽,地為陰.......”

    “中醫誕生於人類誕生之初,因而中醫的很多理論和認知都是以當時的認知來論述的,不去了解事物誕生的本質,而單純的用現代科學的解釋來解釋,這能行得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