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金 作品

第八十五章 想自殺

    方寒給正在按摩的患者推拿完,就笑著對周圍道:“好了,大家繼續排隊治療,我還要應聘呢,也不能擾亂了人家的秩序。

    其實方寒是很想這麼一直下去的。

    這會兒基礎推拿手法的經驗值已經達到四萬四了,這要是一直這麼下去,或許不到一月自己就能完成任務。

    當然也不能太樂觀,每個技能最初技能點增長都是比較快的,越到後面越慢。

    要知道不少技能方寒之前都沒怎麼上過手,這剛上手領悟能力自然是最強的,也能有更多的感悟,可越到後面越接近瓶頸期,感悟就越慢。

    通過這幾天的自我成長,方寒慢慢的發現,其實系統對技能的水準界定還是有著一定的規律和可尋的,初級、中級、高級以及宗師的劃分並不是那麼隨便的。

    中醫自古就有,以前的中醫人學中醫也大都是從學徒開始,抓藥、熬藥、曬藥,然後是基礎理論,只有水平到了一定程度才有資格給患者診病,這在以前叫入門,這個時候學徒們看病還是要在老師的指點下進行的,有些類似於現在的住院醫。

    當水平到了可以獨立應診的地步,這個時候就可以出師了,這個時候的水準應該就是初級水準,和現在的主治醫差不多。

    古代中醫有開館坐堂的說法,這個開館座堂可不是任何郎中都有資格的,往往新的醫館開張,周圍的醫館往往都是會去踢館的,同行業競爭可不是現在才有的,沒兩把刷子,很容易就會被同行弄得顏面無光,這個時候你還有什麼臉開館座堂?

    郎中到了開館坐堂的水準,醫術也就到了登堂入室的地步,這個時候你也有資格帶學生了,這差不多就是系統劃分的高級水準。

    那麼什麼是宗師?

    宗師就是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論,甚至可以開宗立派,醫術經驗能夠影響其他人,這就是宗師。

    醫生的每一步都不是那麼好走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瓶頸。

    學習中醫,有時候真的不僅僅是勤奮好學就可以,還要有悟性,沒有悟性,絕對走不遠,成不了一位大醫,這也是中醫人難培養的原因之一。

    “行了,大家也別打擾人家小夥子找工作了,小夥子以後要是在這兒幹了,大家還愁沒人給治療?”孫老頭在邊上笑著道。

    “你這是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飢。”沒有輪上的人還有些不樂意,有人指著孫老頭笑罵。

    方寒向眾人拱拱手,走向穿著白大褂的老人:“您好,我叫方寒,是來應聘的。”

    老人點了點頭,一邊打量著方寒,一邊問:“以前學過?中醫學院的學生?”

    “我現在在江中院實習。”方寒道。

    “江中院的實習生?”老人笑眯眯的點了點頭:“輪轉到了針灸推拿科了?現在跟著小馬還是小楊?”

    “我現在在急診科實習。”

    “急診科的實習生?”老人有些意外,急診科的推拿水平這麼高,他還以為方寒已經在針灸推拿科實習了大半年了呢,即便是實習大半年這水平也讓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