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金 作品

第五十五章 選藥配伍

    三部九候診法早已經不常用了,別說現在的年輕人,就是一些比較資深的老中醫會的也不多,方浩洋就不怎麼會。

    這樣的診法突然被一個年輕人用出來,而且還是一位二十歲出頭的實習生,當真是讓秦衛華和方浩洋吃驚不小。

    邊上幾位專家也同樣愣了一下,臉上露出驚訝之色。

    患者的情況刻不容緩,原本幾個人還對秦衛華讓方寒上手有些意見,這會兒幾個人多少都有些期待,希望方寒能診斷出一些不同來。

    醫者治病救人,雖然講究刻不容緩,然而所有的方案都必須建立在辯證明確的基礎上,剛才方浩洋和秦衛華已經詳細的診了患者的寸關脈象,如果方寒的三部九候診法能有別的發現,那就真的再好不過,眾人也不介意稍微等一等。

    方寒診斷的很快,畢竟他兌換的是高級技能,無論是經驗還是熟練度方面已經達到了主任醫師的高度,甚至還要強出一線。

    二分鐘不到,方寒就站起了身子,不等秦衛華開口,就主動道:“患者的下三部太溪根脈微弱可辯,應該還有一線生機。

    秦衛華又是眼睛一亮,急忙上前探查了一下,心中當真是驚駭莫名,這小子了不得啊。

    太溪穴是足少陰原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溪穴又為腎經原穴,原指本源、根源,太溪穴輸出的地部經水可以真正表現出腎經氣血的本源特性,故為腎經原穴。

    太溪,太,大的意思;溪,溪流。太溪穴這個穴位的名稱正是因為腎經水液在此形成較大的溪水而命名的。

    患者的太溪穴微弱可辯,就意味著患者的腎氣未絕。

    在中醫看來,人體運行的根本就是氣,氣是體內具有很強活動力、不斷運動著的構成的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是臟腑組織功能的體現和產物。氣的存在是由臟腑以及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而表現的。

    由於氣的來源和部位不同,功能不同,又分為元氣、宗氣、衛氣、水谷之氣、呼吸之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等。

    臟腑之氣有胃氣、肝氣、肺氣、腎氣、脾氣、心氣。

    中醫中嚐嚐會說這麼一句話,元氣不足,或者說元氣虛弱,元氣不足元氣虛弱人就會生病,抵抗力下降,全身虛弱等等,如果元氣斷絕,那麼人也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在中醫的理念中,元氣可以說是一個人生命的關鍵。

    元氣是由先天之精與後天水谷之氣相合而成的,內藏於腎,成為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宗氣是由肺吸入的清氣與水谷之氣結合而成,積與胸中,助心氣以行血。

    患者的太溪根脈微弱可辯,證明患者腎氣猶存,元氣未絕,元氣未絕,那麼就代表患者患有一線生機,倘若元氣滅絕,那麼患者就真的藥石無用了。

    自古中醫診病從來不問病名,什麼冠心病。心臟病、肝硬化、糖尿病等等,這些病名對中醫來說沒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