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阡 作品

第1286章 一門三將刀劍槍




    誰勝誰負,不出手什麼都是未知。何況司馬隆又不知道趙大龍的慘景,只是驚異,而非懼怕。是以司馬隆緩得一緩,就立即運起九成力——



    宋賢心念一動:連跨了兩級!



    臨危時刻調用的真氣,必然是司馬隆目前擁有的最強戰力,九成力直追上次他傷林阡,只怕宋賢楊鞍擋不住!徐轅聽出危險、聞風而動,弓箭已在手等候了多時,只在剎那,流星般射,既為打斷司馬隆的注意力助楊鞍宋賢逃生、同時、更在試:是否在這一剎放箭真如主公所說、能打亂碎步劍力量的三層分佈……



    不錯,這就是主公曾經說的,司馬隆可能具備的破綻!主公的猜測沒有錯……徐轅嘴角一絲勝利的笑意——



    林阡養傷時與他提起過這個思路,林阡分析過九種在碎步劍下逃生之人,總結說,“突發事件會令這九種人逃命,可能是突發意外干擾了司馬隆的注意力從而殺氣減輕、但更可能是‘突發意外會使司馬隆三層力量的分佈被打亂、從而引發時間上的滯後’——其實,不止突發事件會這樣,司馬隆力道整體加強的過程中也可能有滯後的片刻、以供三層力道的重新分佈。”



    林阡這兩個有關滯後的猜測,除徐轅外也還告訴過楊宋賢。猜測一是三層力量受外界干擾“被重排”,猜測二是三層力量因固有侷限“自重排”。



    猜測一來自於九種逃命之人的共性,猜測二則來自於上一戰林阡明明刺透了司馬隆戰甲卻遭遇司馬隆片刻後的整體加強,為何會“片刻後”才整體加強?那未必是司馬隆刻意請君入甕。於是林阡有了這樣的大膽設想,司馬隆整體加強的過程裡就會有滯後的片刻,雖然這滯後是司馬隆自己為了調整三層的重新排布,但道理和遭遇突襲時三層被外力打亂重排是一樣的——總之都會滯後!



    但林阡曾不無憂慮地說,司馬隆因這兩種情況產生滯後的可能性不知成立與否,每一次真氣加強三層力道的分佈重排林阡也沒有多少經驗。畢竟他總結出這兩個猜測的時候已經晚了,沒有可以試驗和證實的機會了,下一次等傷一好就要和司馬隆重新為戰,沒經驗總是沒有勝算,林阡真不想再屋漏偏遭連夜雨,但司馬隆總是次次超出他的意外不得不謹慎——當猜測並不完全成立,甚至還不知司馬隆此時此刻的全部實力到底如何,下一戰,不得不說林阡還是準備好冒險的。



    然而,此刻雖沒有林阡在,一樣可以有經驗,司馬隆這次真是送上門來——



    司馬隆豈知,徐轅、楊宋賢這是在幹什麼!



    他們,正是幫林阡驗證並試探,以備他下一戰能夠毫無風險——



    



    適才在“斥引一線”的冒險,宋賢既是想見見第三層的樣子,同時也是幫林阡驗證,司馬隆是不是每加強一級的過程中都有滯後,滯後多久;



    徐轅這一箭偷襲,亦是幫林阡驗證突發事件是不是確實能擾亂其三層力量的排布,引發滯後。



    這兩種可能的“滯後”情況,現在被宋賢和徐轅驗證了屬實,林阡的憂慮足以打消一半。



    更絕在於,宋賢和妙真楊鞍誘導出了司馬隆一級一級的加強,並在最終和楊鞍合力逼出了司馬隆現在能擁有的全部實力,也就是危及他性命時他能夠給出的最多力量——從而解決了林阡最大的問題,使之能知己知彼。



    細節方面,宋賢和徐轅,更還幫林阡估測,司馬隆發揮出來的整體力量加強後,三層劍境的分佈大概會變化多少。力量與時間,無一不窺探……從頭到尾,徐轅通過聽風力,宋賢通過憑實戰,默契之至,不必林阡囑託,不約而同。



    他二人,幫林阡積攢起這可靠的經驗……



    



    司馬隆猝不及防、被這“神鬼一箭”射在肩膀,緩得一緩,衝出迴旋刀和潺絲劍包圍卻狼狽之至,雖然他武力勝過他們,卻一驚他們的特色竟針對自己,二驚徐轅與他們也搭檔得恰到好處——司馬隆此刻還不知道,這一戰表面是搭檔,背後還有搭檔,徐轅與他們一起在幫林阡算他!



    楊鞍回望一眼徐轅。“世上沒有誰一個人就可以把計劃運籌如神,但會有一群人能將計劃合作如神。”這句話,說得對極了。當年對付趙大龍,依稀勝南也未發揮,是新嶼的金針協助、宋賢的潺絲劍當先、楊鞍的迴旋刀壓軸;今時今日,這麼巧也是宋賢當先、楊鞍壓軸,新嶼換作天驕,其實,天驕和新嶼一樣,一樣也是沉穩地願意在所有人身後的那一個。



    哪怕被人說作“堂堂天驕,暗箭傷人”……無獨有偶,高風雷在上一戰中,也是被他最後一箭射傷。楊鞍遠遠就能看到,此刻徐轅臉上淡然毫不在意的笑,當得了天驕,當得了兵將。楊鞍不免心服。



    便在那時,司馬隆方一回到金方,兵陣中卻又出一驃騎,怒氣衝衝地緊承而來,原來適才罵徐轅那句正是他說——不是高風雷又是何人。



    群雄都不知還有他來,暗暗心驚,高風雷既與司馬隆一起,則很顯然中部戰場完顏永璉一定又放了新的高手,這倒不是關鍵,關鍵在這裡誰能與高風雷打?到此刻楊宋賢大汗淋漓,楊鞍一人如何去扛?好在,戰報應該已經到林阡處,徐轅心算來回時間,知道楊鞍只需再撐一盞茶左右。



    “天驕,我等他來。”楊鞍橫刀相對,知道不必負隅頑抗太久,曾幾何時,堅持是他的特色,鐵桶封鎖下他也曾一直等著林阡來。下一戰,就當臘月廿八沒有發生過……



    只是這話音才剛落,便聽得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鞍哥,還等什麼。”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