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六百二十三章 整合

    白玉樓在金耳城的王宮中,看到了被五花大綁的辛格。

    “有沒有發現什麼?”

    郝建點了點頭:

    “我搜查了他的記憶,發現這個傢伙應該是來自這個宇宙外面的某一個平行時空,不過他靈魂之中的異宇宙規則,已經差不多被這個宇宙同化掉了,加上這個宇宙的晶壁排異太強,暫時只能記錄一些數據。”

    “他如何穿越過來的?”白玉樓好奇的問道。

    郝建聳聳肩:“被雷劈過來的,應該類似於球狀閃電的能量場,造成他的靈魂獲得強化,同時進入了時空海之中。”

    “你接下來有什麼計劃?”

    郝建想了想:“天竺這裡也是自成一體的武道體系,比如那個霸刀嶽山得到換日大法,我打算在天竺蒐集相關的武道資料。”

    對此白玉樓也非常贊同,畢竟天竺這個地方雖然是一個散裝文明,但好歹可以和中原文明互證存在,都是歷史悠久的古文明地區。

    還有此時搖搖欲墜的薩珊波斯,也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古文明,比如之前在中原興風作浪的大明教,其實就是波斯的拜火教分支。

    白玉樓頓時有了決斷:“看來我要留在天竺,完成這裡的整合工作。”

    “放心,我們倆人聯手,還不是手到擒來。”郝建自信的說道。

    其實此時的天竺,雖然勉強被高達王國統治,但實際上,仍然處於土王林立的狀態。

    而人革聯可不會貫著那些婆羅門,後世這個地方之所以起不來,就是因為沒有徹底肅清封建殘餘。

    更何況白玉樓打算用吐蕃人、阿拉幹人、阿薩姆人為核心,稀釋掉這裡其他人口。

    吐蕃人、阿拉幹人和阿薩姆人,加起來有六百多萬人口,而且都是和中原同種的古羌人分支,自然更容易融合。

    白玉樓的策略非常簡單,摧毀封建主、奴隸主、婆羅門,然後培養那些底層民眾。

    無論在哪個古代文明,其文明往往都凝聚在既得利益者的身上,這是經濟基礎所決定的。

    普通底層百姓連溫飽都困難,他們根本沒有經濟基礎去學習文字、文學、藝術之類,自然沒有強烈的族群意識。

    而和中原人人種一樣的吐蕃人之類,他們很容易被人革聯的優勢文化同化。

    畢竟人革聯搞義務教育,那肯定是教簡體字、標準拼音、科道,這一套下來,那些平民百姓會被迅速同化。

    現在人革聯最早控制的江南、嶺南各地,那些青少年都會用簡體字和標準音,明白科道的基礎知識。

    哪怕是老一輩好守著方言,或者族群文字,也無法阻擋時代的滾滾浪潮,畢竟這些人終究會老去,當年輕人當家做主的時候,那就意味著族群原生文化的消亡。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消亡,而是那些不合時宜、跟不上時代腳步的文化習俗,會被淘汰出局。

    比如婆羅洲的不少部落人,有嚼檳榔的習慣,而檳榔這個東西在人革聯的規定中,屬於高毒植物,是嚴禁私人種植和銷售的。

    在強力的管控下,當地人嚼檳榔的習慣,自然迅速從人群中消失。

    對於本身就沒有覺醒族群意識的天竺各地,白玉樓有很多方法,可以改造這裡。

    哪怕他們此時擁有5300萬人口,也沒有讓白玉樓感到無法解決。

    畢竟這5300萬人口,還要分為17個大族群,幾百個小族群,簡直是一盤散沙中的典範。

    天竺是一個散裝文明的調侃,可不是在開玩笑,而是這個地方的真實寫照。

    其實天竺這個名詞,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地理區域名詞,而不是一個國家名詞。

    ……

    收到白玉樓和郝建的彙報之後,鄭森成立天竺總督區,任命白玉樓為天竺總督,讓他著手當地的改革工作。

    包括象雄州的安排,也一併交給了白玉樓。

    白玉樓計劃將143萬吐蕃人中的120萬人,全部遷入天竺的恆河平原,再從天竺遷移一部分人口,進入南洋和大洋洲。

    當然,這其中的工作,肯定是伴隨著血雨腥風的,估計至少有三百萬人會被清理掉。

    另一邊。

    在象雄州的雅江河谷中。

    一支地質勘探隊伍,正在駐軍和當地嚮導的幫助下,調查著這裡的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動植物。

    在橫斷山脈、象雄高原、巴蜀盆地等地區,也存在不在少數的調查隊伍。

    怒江與瀾滄江之間的橫斷山脈上空,一艘飛艇緩緩降落在一片河谷平原之中。

    這裡只有一個小部落,人口不到兩百人,屬於哀牢諸部。

    很快這個小部落就被控制住,調查人員和50名士兵留下來,又卸下了一大堆物資。

    而這個部落的人,除了三個被留下當嚮導,剩下的人全部都打包帶走,送他們去洞庭湖平原生活。

    這也是對於橫斷山區原住部落的常用處理方案,除了少數幾個地方,保留城市和定居點,剩下的地方全部清空,作為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