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五百九十五章 繼續開拓

    李唐使團的行程繼續。

    但是鄭森對於李唐使團並沒有太多興趣,畢竟雙方話不投機,哪怕是坐在一起,估計也很難達成什麼條約。

    就在此時。

    從江南各地的移民工作,隨著冬季的到來,變得越發活躍起來,此時剛好是西北風,  對帆船和蒸汽船都有加速效果。

    而且冬季的東南亞各地,特別是中南半島東海岸、呂宋群島北部,氣溫會變得相對涼爽一些。

    這種氣候有利於移民的初步適應。

    目前移民部的移民運輸船,規模擴大到了327艘,其中排水量300噸左右的木帆船210艘、排水量800噸左右的木帆船106艘,排水量1800噸的蒸汽木帆船21艘。

    為了確保安全,  一路上都是成群結隊出發的。

    每一次運輸移民,  都是10艘起步,其中一部分是運輸移民的移民船,  一部分是運輸物資的物資船,還有護航的戰艦。

    不過護航戰艦通常是採用接力方案,即由東海第一分艦隊、流求分艦隊、呂宋分艦隊負責各自的轄區護航任務。

    由於江南大水災的影響,之前停了八天多的航運迅速恢復。

    23艘運輸船組成的移民和物資船隊,從鎮江府出發,藉助西北風和河流流動,迅速出長江口,然後調整帆面,改東行為南下。

    這一條航線,人革聯的船隻早已經摸得清清楚楚。

    通常就是舟山—泉州—建安—漳州—澎湖—屏東—黑潮海峽(或東沙海)—呂宋州的定南港。

    沿途都有補給港口、修船廠,以及臨時安置的醫院,確保移民的生存率。

    現在西北風非常凜冽,颱風過後東南沿海幾乎都是晴空萬里,  正是遠航的好時機。

    而在呂宋州,分艦隊的參謀長王忠帶人回去流求組建新艦隊,之前的流求分艦隊,  則改名為呂宋分艦隊,負責呂宋州的保衛工作,同時繼續下南探索。

    宋魯和呂宋州州長安構,一起坐鎮呂宋大島。

    目前整個呂宋大島的原住民部落已經被收服,給本地增加了4.3萬人口,加上陸續移民過來的8.2萬人(其中一部分來自嶺南和廣南),讓定南港的開發速度加快了很多。

    定南港北側就是呂宋大島少有的走廊平原,沿著河流一個個定居點鋪設開來。

    從江南移民過來的蕭火一家,被分配到定南縣的清水村,村裡面二十多個姓,還有三分之一的原住民。

    他熟練的拉著一頭大水牛,來到自家的70畝地旁,隔壁的黎管正在給甘蔗施土肥。

    “大管哥,你種這麼多甘蔗,到時候吃什麼?”

    似乎有些聽不懂他在說什麼,黎管沒有回答,只是比劃了幾下。

    聽不懂彼此在說什麼,這是各個移民村的通病,蕭火一家來自江漢州巴陵,而黎管則來自廣南州的小部落,  雖然都用漢字,但是口音和各地方言,一時間是很難改變的。

    埋好了半畝地肥料後,黎管在水渠旁洗手,然後向正在放牛的蕭火喊道:“你剛才說什麼?”

    聽了一會,蕭火才勉強聽出幾個字,又比劃著說道:“大管哥,我是問你種那麼多甘蔗幹什麼?種糧食多好。”

    交流了半天,黎管終於明白了,然後笑呵呵的回道:

    “你小子懂個屁,以後糧食收購價格會越來越低,我在廣南可看到很多人種甘蔗,官府收購甘蔗可比糧食高很多。”

    “可大家都不種糧食,那豈不是要餓死?”蕭火還是覺得不靠譜。

    其實他們不知道,人革聯對於農作物收購價格,是在不斷調整的,通過這種價格調節,讓各地區的形成各種專門的農業區。

    比如廣南州的交趾府,糧食收購價格明顯偏低,而甘蔗收購價格卻偏高,目的就是為了將交趾府引導成為白糖生產基地。

    而呂宋州初期並不會轉型,但並不意味著甘蔗不能種植,只是收購價格和稻穀持平,生產的白糖也足以用於滿足呂宋州本地的需要。

    呂宋州產業佈局,是銅礦開採業、港口服務業、漁業和糧食種植,要成為聯盟在南洋的糧倉。

    畢竟南洋群島的雖然可以種植水稻,但密佈熱帶雨林的島嶼內部,是沒有辦法大規模開發的,還不如發展以經濟作物為主的種植園經濟。

    因此南洋群島需要呂宋州這個糧倉,作為壓艙石存在。

    ……

    呂宋大島的南部,則是好幾個破碎的群島,上面不是荒無人煙,就是南島人的原始小部落。

    林三刀、常穀雨一路南下,除了勘探水文、製作島嶼的地形圖,就是在蒐集當地的動植物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