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生活(三)

    目前基隆煉焦廠的一共有三個煉焦爐,每個月可以生產600~800噸焦炭,以及15~24噸瀝青。

    則還是初期產量,隨著基隆煤炭公司的規模擴大,這個產量會繼續攀升。

    畢竟淡水鋼鐵廠的鍊鐵產能設計,今年是計劃提升到年產5000噸的規模,要配套年產5000的鍊鐵產能,那就需要至少1萬噸焦炭。

    由此可見,未來基隆煤炭公司的煤焦油副產品,產量也會水漲船高。

    瀝青拿來修路,也是可以替代一部分水泥消耗的。

    至於剛剛開工建設的基隆水泥廠,今年的設計產能是5000噸水泥。

    5000噸水泥可以幹什麼?

    在鄭森眼裡,5000噸水泥的產量太少了,要不是現在配套設施要從零開始,他才不會用這種落後的水泥窯。

    因此河谷村等移民村的道路,都設計得非常寬,路基寬度在12米左右,而兩側還留下各10米的區域,作為排水溝和綠化帶,這是為以後擴建做預留的。

    而鋪瀝青和水泥的路面,只要材料足夠就用上,剩下的路,暫時平整壓實好路基。

    反正路基也可以通馬車和牛車。

    修到距離基隆2.4公里的位置,他們遇到了一條小河。

    早有準備的王耀新,先指揮一部分人修河對面的道路,他自己帶著方大用等人,從基隆城的供銷社,購買了一些地條鋼做的鋼圈和鋼筋、鐵絲。

    回來之後,他讓方大用做八個圓桶木模,四大四小。

    王耀新捆紮好鋼筋之後,將模型套在鋼筋上,然後澆築混凝土,等待一個星期之後,鋼筋混凝土的管道乾透了。

    小河河道底部,已經先堆平了一些石子,然後他帶人將四個鋼筋混凝土管道,依次推入小河中。

    然後插入石條,加上水泥之後,建造出一條石混平板橋。

    這種建橋方式,是之前鄭森在淡水那邊推行的,主要是適用於小河。

    而那些可以作為內河運河使用的河道,是不允許建設這種石混平板橋的。

    在不知不覺之間,他們終於在三月底,完成了這條5.7公里的鄉村公路,當然這條路80%都是土路,不過兩地的交通已經可以通行了。

    王耀武開始帶著村民,準備春耕和建設村子的房屋,畢竟隨著四月份到來,流求開始進入雨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