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古丁 作品

130,貪吃的龍神,韓相的根底

    “朝中那些老賊,腦子頑固得跟花崗岩似的,一個個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朕此次回京,非得讓他們知道,朕和先帝,不一樣!”天子冷聲說著。

    對於天子對朝中“老賊”們的評價,倪昆表示頗為贊同。

    積弊深重的老大王朝,官員勳貴們的思維,確實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懷疑這些人腦殼裡面,究竟裝了些什麼。

    就如明朝末年,哪怕敵軍已經兵臨城下,好不容易湊出點餉銀,也永遠是各級官長層層剋扣,慣例漂沒,最後落到大頭兵們手上的,已經不剩幾個銅子。

    京城百官勳貴,更是寧可把銀子留給闖王拷掠,也決不捐銀助餉。連皇親國丈都善財難捨,皇后把自己攢下的一點私房錢借給國丈,要國丈拿這銀子捐款助餉,國丈拿到銀子之後,居然還要先自個兒貪沒大半……

    又如北宋末年,開封之戰,一群有知識有文化的大官,居然相信一個神棍,讓神棍開城帶著所謂的“神兵神將”去迎戰金軍。

    之後更是拼命搜刮開封城中錢財女子,乃至把宗室、皇族女子送去慰勞金軍,也不允許開封百姓自發抗敵……

    種種怪現象,往往讓後世鍵俠驚歎:肉食者鄙,原來是特麼真理!這特麼我上我還真不行,咱普普通通的平凡人,還真做不出如此奇葩的事情。

    這異世大周,京師百官勳貴們的表現,也是令人驚奇。

    北蠻入寇之時,京師百官勳貴只作無事發生,接著奏樂接著舞。

    禁軍更是朽到連行軍都不行了,出身武功勳貴,乃至出身宗親的禁軍將領們,更是一個個想方設法折騰自己,離京不到十里,便紛紛光榮受傷,退役回家……

    小皇帝舍下大軍,帶陷陣營馳援北疆之後,剩下的禁軍更是就此停步,再未向北行軍過一步。

    而北疆大捷之後,皇帝挾大勝之威,要求封擎天保駕、陣斬蠻汗、力挽狂瀾的倪昆作國師,京中大員們竟以倪昆出身為由,封還天子旨意,還指責天子之旨乃是亂命,只想用一個“伯爵”,就打發掉倪昆。

    回師途中,京師政事堂大員,以及附署封還天子旨意的部堂高官,足有二十二人莫明死掉,信號已經很明顯了,可接下來的這幾天,朝廷還是無人出面,提議立倪昆為國師,頗有一種只要沒有殺到我頭上,那就天下太平、無事發生的從容淡定……

    對於大周朝廷百官、京師勳貴們強大的心態,倪昆都不得不表示佩服。

    換作是他,面對這樣的局面,早就看出天子殺意已決,京中將起腥風血雨,哪怕無人帶頭,也早就自上秘折,派心腹加急送到天子面前,誠請天子冊封倪大教主為國師了。

    “百官既無誠意,所謂出城十里,迎朕凱旋,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天子冷聲說道:

    “朕今日懶得與他們與虛與委蛇。傳下去,待會兒無論見到誰在道上候著,行軍都不要停,敢擋道的,直接碾過去。”

    天子一聲令下,陷陣營轟然領命,行軍陣列加快速度,小跑疾行。

    道兵陣法加持之下,肅殺軍氣沖天而起,腳步聲震得路面都在微微顫動,看上去像是一列速度不快,卻不可抵擋的火車,任何敢擋在車頭之前,都要被碾成粉碎。

    京師北郊,十里亭外,百官、勳貴分作兩列,守在道上。

    大周本設左右二相,但自先帝衰朽以來,左相之位便長期空懸,右相韓思遠總領朝政,獨為百官之首。

    此時百官勳貴恭迎皇帝凱旋,韓思遠自是站在百官最前。

    與韓思遠並列最前的勳貴之首,是一位遠支宗親王公。

    這位老王公已然八十好幾,顫巍巍像團風中殘火似的,連站都站不穩,還需下人攙扶,根本無法與韓思遠分庭抗禮,氣場直接被韓思遠碾壓,連累勳貴整體亦被百官壓上一頭。

    不過話說回來,大周八百年天下,多少需要一定能力,方可在朝中站穩腳跟的官吏,都已經是江河日下,腐朽不堪,純靠血脈傳承,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生下來就站在無數人奮鬥一生,都未必能夠到的終點位置上的勳貴們,整體素質自然更是腐朽糜爛。

    且官吏、勳貴隱成一體,彼此之間姻親相連,關係盤根錯節,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此刻。

    韓思遠便在與那位八十好幾的宗親王公相談正歡。

    “天子此次遠征北疆,戰功赫赫,當告捷太廟,大赦天下,舉國同慶……只是,天子畢竟年幼,戰功雖然顯赫,可行事難免思慮不周。前次竟要封那天命教主為國師,不知老王爺對此有何想法?”

    那老王公站都站不穩了,口齒卻不含糊:

    “國師者,帝國之師,天子之友,位在百官、丞相之上,不止清貴,還有實權,可參與甚至主持制訂國家大政。百官勳貴、宗親王公,見到國師,都要當先致禮。便連天子,與國師相處,亦要以禮相待……

    “如此尊貴之位,豈可輕許?我大周八百年天下,也只出過三位國師。除了開國之時,輔佐太祖爺打天下的蕭大國師,七百年來,另兩位國師,都只是江湖騙子,只會蠱惑君上,禍國殃民,鬧出過天大的亂子。

    “那倪昆乃天命教主,出身魔道,縱然現在立有些許微功,但焉知他不是禍心深藏?此等魔頭,絕不能允許他做大周國師,凌駕於我等之上。許他一個世襲伯位,便已是皇恩浩蕩了……”

    韓思遠輕笑一聲,道:

    “老王爺所言甚是。只是天子歷經北疆血戰,似乎養出了幾分殺性。前幾日,京中二十二位部堂高官……”

    那老王公打斷韓思遠的話頭:

    “韓相慎言。那些大人們,不都是死於各種意外麼?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縱然幾日之內,連死二十二位部堂高官,這意外發生的是有些頻繁,但也沒誰立下鐵則,不許發生這麼多意外不是?”

    韓思遠微笑道:

    “老王爺所言甚是。只是,天子若再提起封倪昆為國師之事……”

    老王公眯著雙眼,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