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古丁 作品

017,以理服人

    安靜一陣,只聽一聲輕笑,一位錦衣華服的年輕士子悠然道:

    “倪公子這首詠柳詩,確是佳作。聽周家令說,倪公子方才是觀湖岸垂柳有感,不過數息,便現場作出了此詩?

    “如此詩才,著實令人欽佩。不知倪公子可還有佳作,表一表今日這文宴酒會的熱鬧,為大夥兒,為公主殿下助助酒興?”

    詩詞這玩意兒,講究一個應時應景。

    不能說正值陽春三月,你對著光禿禿的梅樹,突然來一首詠梅。也不能說大家正喝得熱鬧玩得開心,你突然冒出來一首悼亡詩、閨怨詩。

    當然,喝到酒酣耳熱、酩酊大醉,倒也可以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不怕死的話,題反詩都可以啊。

    但現在大夥兒不都還清醒著嗎?

    你倪昆有此詩才,得長樂公主如此讚譽,請你現場寫一首應景的勸酒詩,不過份吧?

    這華服士子先承認倪昆詩才,捧他一把,繼而又提出如此要求,用意自是極其陰險。

    若倪昆作不出一首至少不比詠柳詩差的勸酒詩,那可就有的說道了。

    “對啊,倪公子觀柳數息,便作出詠柳詩,被公主殿下推崇為今日最佳。有此大才,區區一首勸酒詩,想也難不倒倪公子。”

    “就是,公主殿下可是對倪公子的詩才讚不絕口,想必倪公子也不想令公主殿下失望吧?”

    “倪公子還楞著幹嘛?公主殿下和滿廳賓客,都等著倪公子詩作呢!”

    “大夥兒可別逼迫倪公子。我聽說有的詩人,不飲酒便沒有詩興。倪公子剛剛進來,尚未入座,滴酒未沾,說不定便是尚未醞釀出詩興。在下願為倪公子斟酒……”

    眾士子別有用心,紛紛起鬨,要將倪昆架到火上。

    長樂公主則唇角含笑,饒有興致地瞧著倪昆,並不出聲制止,不知究竟有何用意。

    面對眾人起鬨。

    倪昆揹負雙手,卓立廳中,面上掛著不鹹不淡的笑意,久久不發一語。

    見他這般模樣,廳中眾人只道他根本沒法兒現場作詩,眼下不過是硬著頭皮死撐,言語一時間漸漸激烈。

    “倪公子,為何不發一語啊?莫不是作不出詩來啦?”

    “誒,話不能這麼說。倪公子觀柳數息,便作詠柳,以此詩才,何至於連首勸酒詩都作不出來?除非是……倪公子得知公主殿下在曉月池設文宴,又沒有請柬,又想在公主面前搏個晉身之階,遂花大價錢買了首詩,以此作為敲門磚混入文宴……”

    “兄臺這話可就過了。我觀倪公子氣度不凡,不像是那樣的人。再說瞧他這衣著打扮,哪出得起買好詩的錢?眼下作不出勸酒詩,興許是時間過於倉促?多給他點時間斟酌,他應該是能作出詩來的……”

    眾人或惡意,或陰陽怪氣的起鬨聲中。

    長樂公主見倪昆久久不言,像是要沉默死撐,唇角笑容不由漸漸淡去,饒有興致的眼神,也漸顯索然無味。

    這時,沉默許久的倪昆,瞧著之前最先出聲質疑的華服士子,淡淡道:

    “敢問這位仁兄尊姓大名?”

    那華服士子微笑著,傲然道:

    “在下韓林,家父韓思遠。”

    韓思遠,大周右丞相,其權勢在先帝在時,便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當今天子登基,年齡尚小,並未親政,韓思遠的權勢,一時愈發膨脹。

    韓林身為韓思遠第三子,才幹遠遠比不上其長兄、二兄,性子也是驕矜自傲、目中無人。不過其人素有小智,又善於偽裝,表面看來人畜無害,實則極是陰險毒辣。

    他素愛長樂公主,哪怕長樂公主今年二十有八,比他大了四五歲,他也一心想做公主附馬,做皇帝姑丈。

    在他自己看來,以他家世,只要肯下功夫去追求,絕對有望娶到長樂公主。

    因此見長樂公主推崇倪昆,且倪昆相貌氣度又著實過人,心裡對倪昆自然極為嫉恨,恨不得將他踩到泥裡,遂不動聲色,談笑之間,給倪昆挖了個坑。

    瞧眼下情形,這位家世貧寒的襄州士子,只怕並無什麼急才。

    那首詠柳,要麼是其畢生心血之作,只是一直未曾發表,就等著今日這樣的場合來作敲門磚,要麼,乾脆就是花錢買的——雖然瞧倪昆模樣,只怕也出不起買一首佳作的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