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 作品

第0438章 遊牧民族的特性

    “陛下之策,實在是有些······”

    “呃······”

    “異想天開了······”

    當劉盈來到相府,見到自己的丞相王陵,才剛道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便被王陵苦笑搖頭著,委婉否定。

    見劉盈面上,仍帶著疑惑之色,王陵也只好又是一陣搖頭苦笑,才稍嘆口氣。

    “陛下可知:遊牧之民,為何被稱之為‘遊牧’之民?”

    輕聲發出一問,見劉盈仍舊沒有反應過來,王陵終是發出一聲長嘆。

    眉宇間,更是隱隱帶上了些愁苦之色。

    “遊牧之民者,草原之民驅其牛、羊,遊遷於草原,以牧養其畜也。”

    “牧者,畜牧也、遊者,遊遷也。”

    “——蓋因遊牧之民,需連年遊遷,以逐水草,方得名曰:遊牧之民。”

    “是故遊牧之民,自春而動,每至一地而停留不過十日,便又再動;”

    “如此至季夏,再沿來時之路徐徐折返,歸幕南溫和之所,以安度凜冬。”

    “此,乃遊牧之民之俗,亦乃遊牧之民安身立命之本······”

    如是說著,王陵不由又發出一笑,旋即便抬頭望向劉盈。

    “此遊牧之俗、之習,縱匈奴單于庭,亦不能免;”

    “縱狄酋冒頓,亦乃春起於幕南,循序北上,巡視草原,待至季夏,再南下折返。”

    “年年往復,歲歲如此,所為者,不過‘逐水草,蓄牧畜,養肥膘’而已······”

    聽王陵說到這裡,劉盈也終是明白過來,不由自嘲的笑著,一陣搖頭苦嘆不知。

    正如王陵所言:劉盈,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遊牧民族,之所以叫‘遊牧民族’,就是因為他們居無定所,連年遷移!

    從春天開始,一直到後秋時分,草原遊牧民族,都始終在驅趕牛羊群,不是在追逐水草,就是在追逐水草的路上。

    這是因為時代生活在草原的遊牧民族,早就意識到了什麼叫‘固澤而漁’;

    為了這一片草場,明年還能生長出肥美的水草,牧民們只能強忍身心的疲憊,嚴格遵守草原上,那條不成文的生存法則。

    ——無論是誰,哪怕是單于庭,都不能再一片草場停留超過十日!

    因為超過十日,牧畜們就會開始啃食草根;

    部族駐留此地所產生的人畜糞便,也將極大的破壞這片草場的生態,導致這片草場第二年,就可能長不出水草;

    過上個三五年,曾經肥美無比的一片草場,就可能因為某個部族,曾經在這裡停留超過十天,而變成年不拉屎的沙漠。

    再過上個三五年,這片沙漠就會向四面八方擴張,最終,將草原上本就屬於緊缺資源的草原,擠壓的越來越少,越來越少······

    所以,劉盈忽略的問題,恰恰是‘屯牧’制度的關鍵。

    ——無論是屯耕,還是‘屯牧’,最主要的核心,還是集體生產,同勞共作,同歇共息!

    就像過去這些年,劉盈在安東做的那樣:讓移民以兩千人的‘屯耕團’為單位,集體勞作開墾,共同應對生存危機;

    在多年的集體勞作之後,開墾出足夠多的田畝,為集體的每一個人,都準備好足夠獨立生存的生產工具,在化整為零,遣散屯耕團,成為當地的農民。

    而同樣的操作模式,衍生出‘屯耕’的想法,看上去同樣可行,但實際上,操作難度卻極大。

    首先,最主要的一點是:不同於農民的‘安居樂業’,牧民,天生就是‘居無定所’四個字的代名詞。

    而居無定所,就意味著無法集中管理,更不能想如今的安東那樣,以一座安化城,就讓附近的幾十個屯耕團,數萬移民得到庇護所,並聚居此城牆內。

    再有,就是牧民‘保護草場’‘不過度損壞草場’的生存原則,也同樣會引發另一個問題。

    ——要想保護草場不被破壞,遊牧民族除了‘遊牧’,還需要儘量分散開;

    所以,遊牧民族才會形成以部族,乃至家庭為單位,在草原上游牧的習俗習慣。

    而這樣的一個群體,若是照搬屯耕的那一套,就會出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