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 作品

第0373章 三年之期?

    “朝鮮一戰,雖戰事未有絲毫波折,然府、庫皆耗資甚巨。”

    為了將眾人的心思,從‘在南越身上覆刻一場滅國之戰’的方向拉回,劉盈漠然道出一語,便朝少府陽城延稍昂起頭。

    接到劉盈授意,陽城延也不耽擱,一把掏出早就準備好的報表。

    “早先,陛下曾有令:擬定朝鮮一戰,少府內帑之一應支出,以告朝堂。”

    客套的解釋著,陽城延也終是將那張看似不大,卻又數尺長的竹紙攤開來,將此次戰爭的一應耗費,全部擺在了漢家朝臣、功侯面前。

    “——此戰,相府奉陛下之令,發關中兵十萬七千四百餘;”

    “依陛下‘戰卒日三餐,月給米三石’之令,此大軍十萬餘,自秋八月出徵,至冬十一月上旬班師,共耗軍糧九十萬石餘;”

    “合運糧之損耗,則得百六十萬石整!”

    “——陛下亦有令,召關東民自發而亡燕薊,應召者十一萬一千六百餘;”

    “依陛下‘自發而往者,皆待以戰卒’之令,此十數萬,亦需軍糧百七十萬石。”

    “又徵召之時,陛下曾有言:凡關東之民,自發而往燕薊,為徵東之卒,地方郡縣當供給往行之耗費,日二十錢。”

    “另,陛下有令:戰後,凡自發而來之關中民,皆與米糧十石,錢二千,以遣散歸家;”

    “故關東之卒,共耗費少府米糧二百八十萬石,錢,二萬萬五千萬。”

    “——除關東、關東兵,齊-楚水路聯軍數萬,亦由少府承其軍糧所耗,共四十萬石。”

    “故!”

    洋洋灑灑道出一連串數據,就見陽城延勐地一提嗓音,又清了清嗓,才鄭重其事的道出一語。

    “滅衛氏朝鮮一戰,少府內帑,共出軍糧四百萬石、錢三三萬,各式物資、軍械、輜重無算。”

    “去歲,少府代民儲糧一項,共得利糧米六百餘萬石,官營糧米得錢二十萬萬。”

    “而經此戰,少府去歲於糧米一項之得利······”

    “盡作為無!”

    神情嚴峻的道出結論,陽城延便朝劉盈躬身一拜,旋即在朝臣百官呆愣的目光下,漠然回到了座位坐了下來。

    而在御階之上,劉盈則是面色澹然的點點頭,旋即望向殿內百官。

    “朕嘗聞:夫戰,廟算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然於此言,朕雖以為善,卻也以為:不盡然。”

    語調平和的道出這番話,劉盈從榻上起身,負手稍走上前。

    “廟算,乃勝敗之兆,乃取勝之道。”

    “然於國而言,戰,非只‘勝敗’之分,亦乃國力之爭。”

    “故朕言:夫戰,府庫也。”

    “父未戰,而府庫充盈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府庫空虛者,得算少也。”

    “為何?”

    “——府庫充盈者,乃謂:兵卒操演得當,甲胃齊整,劍利弓強、將帥能征善戰,勇謀俱備,軍糧無憂也;”

    “然若府庫空虛,兵卒欲操而恐腹不飽,欲戰而慮甲不堅、劍不利、弓不強;將帥欲戰而無勇、行計而無謀,欲久戰,亦恐軍糧之缺也。”

    說著,劉盈的面容之上,也不由得湧上一抹語重心長。

    “夕秦趙長平一戰,趙將廉頗固守不出,趙國君臣何以怨聲載道?”

    “馬服君趙括緣何急於求戰,而不顧戰略之得失?”

    “再有,先太祖高皇帝御駕親征,於狄酋冒頓會獵平城,漢軍自白登一戰而無往不利,吾漢家又為何戛然而起,應允匈奴求和之請?”

    “及朕,身負皇考白登之圍、生母書辱之恥,亦未有提兵北上,戰於備胡之念,又是何故?!”

    說到最後,劉盈明顯有些情緒激動起來,便是語調中,都不由帶上了一陣躁鬱!

    但最終,這陣不知由來的暴躁,終還是隨著劉盈緩緩豎起的手指,而被劉盈重新埋回了心底。

    “此,便乃朕所言:夫戰,府庫也。”

    “長平一戰,趙國府庫不豐,所以廉頗固守不出,而為趙國君臣臨陣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