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 作品

第0333章 母后的意思呢?

    ——幾十年前,修建鄭國渠的秦,可還只是‘秦國’!

    對於‘秦國’而言,一條三百里長的鄭國渠,確實算的上是賭上國運的一條大渠;

    但對於富擁天下的漢室而言,一條二百里長、二丈餘深,頂寬不過七丈的水渠,著實談不上什麼‘賭上國運’。

    對於如今的漢室而言,修建水利,只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

    ——錢糧!

    有了錢糧經費,再碼上足夠的人,便足矣讓如今的漢室,應付絕大多數封建時代的水利工程。

    劉盈心裡也明白:老孃在自己剛回長安之時,便火急火燎把自己叫到長樂宮,絕對不會是為了酇渠這個‘小微工程’。

    充其量,也就是呂雉用‘視察結果如何’,來作為開場白而已。

    果不其然,在簡單詢問一番酇渠的情況之後,呂雉便自然地抬起頭,將話頭遞給了跪坐於殿內的曹參、王陵二人。

    就見曹參、王陵二人稍一對視,便一同站起身,滿是莊嚴的對劉盈齊一躬身。

    “陛下。”

    “歲首元朔朝議之時,太后已有令:著朝堂諸屬、司合力,以備陛下加冠之禮;”

    “又太祖高皇帝駕崩之時,言:朕崩而新君年弱,當有老臣輔佐於旁,便使臣、安國侯,又故酇文終侯為太傅,以為新君只臂膀······”

    神情嚴肅的道明意圖,王陵稍一側過頭,便見話頭又為曹參順勢接過。

    “後陛下尊酇文終侯為太師,天下皆曰:此天佑吾大漢,又得一明君、雄主!”

    “然臣等皆以為:君臣之道、上下尊卑之別,實乃關乎宗廟社稷之要事······”

    說到這裡,曹參不忘稍抬起眼皮,打探了一番劉盈、呂雉母子二人的神情變化。

    待確定劉盈並沒有生出惱怒,呂雉又對自己緩緩一點頭,曹參才稍鬆一口氣,繼續道:“酇文終侯薨故,陛下哀思不能自已,力排眾議而舉國喪,此雖略有違制,然已尚合情理。”

    “然今太師薨,臣同安國侯各擔丞相、內史職責,反仍身兼太傅之職。”

    說著,曹參便稍側過身,與王陵對視著一點頭。

    “如今,坊間已有傳聞,言臣與安國侯入宮覲見,乃陛下先執弟子禮拜臣等,而後臣等再執臣下禮拜陛下。”

    “若長此以往,臣等擔憂坊間,或更有匪夷所思之議······”

    聽著曹參慢條斯理的道出這番表明態度的話,劉盈面上神情依舊,又稍咧嘴一笑。

    “平陽侯為相不久,於坊間傳聞,或稍有些過敏了些······”

    “許知往日,酇文終侯亦曾為人汙衊,稱以為‘逆臣’;然酇侯不為所動,穩居朝堂,以代太祖高皇帝全治關中。”

    “平陽侯即繼酇文終侯之位,於坊間之傳言,亦當多效酇文終侯之舉······”

    輕鬆到甚至有些說笑之意的話,卻是讓曹參的面容更加嚴肅起來,只趕忙直起身,對劉盈又沉沉一拱手。

    “臣以為不然。”

    “臣同安國侯,為太祖高皇帝委以太傅之職,乃太祖高皇帝憂心於陛下未冠,以年弱臨朝。”

    “然今,既陛下加冠在即,臣以為,臣同安國侯所兼之太傅一職,便當罷之。”

    “若不如此,恐天下人皆以為:臣同安國侯自持功高,而把持劉漢社稷,以致國將不國······”

    曹參話音剛落,都不等劉盈做出反應,便又將王陵也嗡時跪下身,鄭重其事的一拱手。

    “臣,附丞相之議。”

    “懇請陛下於加冠之禮後,免臣所兼太傅之職,以免物議鼎沸,而致國將不國······”

    見王陵也站出來,表示‘我也覺得曹參說得對’,劉盈心下隨已是有了主意,明面上也沒忘略帶遲疑的側過頭。

    “既如此······”

    “依母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