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 作品

第0310章 蕭···蕭何渠?

    最開始,是劉邦駕崩之時留遺詔: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各兼太傅;

    而後,又是劉盈在大朝儀之時,為蕭何加了一層‘太師’的尊儀,以示敬重。

    從實際角度上,曹參、王陵、陳平三人的‘太傅’,顯然只是先皇劉邦強行將這三人榜上劉盈馬車的手段;丞相蕭何的‘太師’,也只是劉盈收買人心,穩定政局的惺惺作態。

    但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

    反之,便是民正,則言順了。

    就好比現在,劉盈想給即將病故的蕭何,送上一個名為‘蕭何渠’的禮物,身為朝堂之首的曹參本想站出身,以提醒劉盈‘三思而後行’。

    但在劉盈那一聲‘太傅’的稱呼之後,曹參即便真的很不願意這條‘蕭何渠’起工,也只能乖乖閉上嘴了。

    ——太傅太傅,給面子講是帝師,不給面子,也依舊是臣子!

    再者說了,身為老師的人,怎麼可以阻止學生,去做一件明顯沒有絲毫不妥的事?

    “果然······”

    “今之陛下,不過礙於太后顏面,而藏拙於廟堂之上······”

    暗自心語著,曹參只好將先前打好的腹稿盡數咽回肚中,又似是不甘心般,朝劉盈稍一拱手。

    “陛下欲興水利而惠關中,更命渠以太師之名,以彰老臣之功;”

    “此,自乃利國利民之事。”

    “只臣不知:若欲興此‘蕭何渠’,不知陛下意欲使何人,主掌修渠事?”

    說著,曹參生怕自己說的不夠逼真般,連忙擺出一副哀沉的面容。

    “往昔,凡關中之大小事務,蕭太師皆必有過問,從無遺漏。”

    “然今太師病重臥榻,此渠,又乃以太師之名所命之‘蕭何渠’······”

    聽聞曹參此言,縱是對曹參的目的有所不解,朝臣百官也還是不由得稍點了點頭。

    ——曹參這話說的,也不無道理。

    興修水利這種大事,過去一直就是蕭何主掌,起碼也是要掛個名,再不時詢問、考察一下;

    如今的長樂、未央兩宮,以及城區的八街九陌、南北兩室,亦或是彼時尚為太子的劉盈,親自前去修好的鄭國渠,都無不如此。

    更何況這條新渠,明顯是劉盈想在蕭何死前,再給這位老丞相臉上貼點金;

    若是讓旁人去修了,顯然有些不妥。

    ——張三李四通力合作,結果修出來一條‘蕭何渠’,怎麼說,也有點說不過去。

    如是想著,朝臣百官的目光,便也齊齊落在了劉盈的身上。

    蕭何現在這般狀況,別說去修渠了,恐怕連掛個名,都有些勉強;

    至於蕭何的兒子,即侯世子蕭祿,那更是就差沒在臉上明寫著‘我是短命鬼’幾個字了。

    在這種情況下,由誰來修這條‘蕭何渠’,顯然成為了朝臣百官,在心中設下的考驗。

    ——對即將行加冠之禮,而後親政的少年天子劉盈的考驗!

    對於曹參的問題,劉盈雖有所預料,也是不由的一陣腹誹連連。

    “好聲好氣叫你一聲太傅,都堵不住你那張老嘴······”

    如是腹誹著,就見劉盈滿是輕鬆地抬起頭,朝曹參微微一笑。

    “曹太傅,當時誤解朕之用意了······”

    “朕欲鑿蕭何渠,非欲使太師親為,而乃朕親為,以獻太師。”

    “即為朕欲贈太師之禮,蕭何渠,自當由朕親主之,再以諸公卿曹相佐於旁?”

    說著,劉盈不忘笑著搖了搖頭,而後便朝一旁的陽城延稍一昂首。

    “朕修渠之能,旁人或有所不知。”

    “然少府,可曾於朕共事於鄭國渠畔,親督修渠事。”

    “修鄭國渠,距今不過三歲而已,朕亦年壯;不過百里新渠,朕,尚還有親主之力······”

    嘴上這般說著,劉盈的目光卻是悄然一撇,撒向正立於長信殿中央,於‘風中凌亂’的御史大夫曹參。

    “曹太傅以為如何?”

    “朕親為之,可妥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