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 作品

第0268章 重歸長安

    在太廟正堂跪了許久,劉盈都沒能等來老爹劉邦一句答覆,甚至哪怕是一聲冷哼。待劉盈滿懷忐忑的抬起頭,老爹的身影,卻早已不知去了何處。對於太廟中發生的這場父子交談,或者說‘奏對’,除劉邦、劉盈兩位當事人之外,自也是沒有第三個人知曉。因天子劉邦駕臨,而云集於沛縣的劉交、劉肥等宗親諸侯,以及王陵、張蒼的元勳功侯,也只是在劉邦祭過太廟之後,收到了一個‘起駕回京’的命令。沒有人知道這一天,太廟裡發生了什麼、天子劉邦對太子劉盈說了什麼。劉盈也不知道,對於自己‘移封弟弟劉如意為淮南王’的提議,老爹劉邦,究竟是個什麼態度·······時光荏苒,漢十二年的氣息,也隨著一場漫天飛雪,悄然降臨在了關中大地。在返回長安的途中,身體狀況才剛好轉些許的劉邦,便不知為何再次病倒;回到長安的第一時間,劉邦年邁虛弱的軀體,便再次躺回到了長樂宮長信殿,那張令劉邦感到厭惡,又感到無比熟悉的病榻之上。天子都於歸途病倒,那即便太子劉盈是‘攜勝歸來’,也自是沒有了盛禮迎接的道理。陪著老爹回到長樂宮,把太醫熬好的藥給老爹灌下,再將擔憂天子的朝臣百官安撫一番,劉盈便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了未央宮。正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久別歸來,終於可以和母親再次見到面,劉盈本該感到高興才是。但即便是撇開‘老爹生著病,不方便流露出喜悅’這一忌諱不說,站在未央宮司馬門外,正駐足不前的劉盈,心中也提不起絲毫開心。倒也不是說,劉盈不願意見到母親呂雉。而是······“殿下。”一道身影自司馬門內走出,終是讓劉盈愁雲慘淡的面龐之上,湧上那麼些許生氣。“舅父!”激動難耐的一聲輕呼,劉盈不忘快步走上前,面帶忐忑的抓住舅父呂釋之的手臂。“舅父。”“母后······”“可還含怒?”聽聞劉盈這一聲滿帶心虛的詢問,呂釋之的面容之上,也頓時出現了一抹苦笑。稍回憶一番自己出宮之前,妹妹呂雉的語態、神情,再看看劉盈望向自己的那雙眼眸,呂釋之終又是苦笑著一搖頭。“殿下久別重歸,皇后自是翹首以盼,欣喜於心。”“然適才,臣臨出宮之時,皇后,又似略帶些惱意······”聽出呂釋之語氣中的無奈,劉盈縱是對此早有預料,面色也是不由更緊了些。——臨出征之時,為了取得母親呂雉‘可以率軍出征平叛’的允許,劉盈是拿‘絕對保證自身安全’為籌碼的······什麼‘情況不對立刻就跑’啦~‘絕不靠近前線二百里以內的範圍’啦~‘絕不暴露在地方戰略視野當中’啦~以及‘絕不讓自己陷入險境’之類的許諾,劉盈臨走前,那是不要錢似的往老孃面前撒。但實際上,早在許下那些諾言的時候,劉盈心裡就知道:真要在保證‘出征平叛’的同時,去履行那些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承諾,那劉盈還不如乖乖窩在長安,讓老爹拖著病軀去平叛!至於原因,也很好理解。——此番‘代父出征’,劉盈是去撈武功,豎立‘勇武’的人設,從而填補自己‘過於仁弱’的人設短板的!既然是立人設,尤其是‘勇武’的人設,那劉盈就不可能真的和自己先前,向母親呂雉許諾的那樣,一看到敵人就不顧一切跑,乃至於不靠近戰場半步。至於‘絕不讓自己身處險境’,那就更不可能了。這天地之間,哪有絕對沒有風險的事?——就連做飯時切菜,都有可能割到手指頭!讓一個參與戰爭,尤其是以‘主帥’的身份,帶著‘立威’‘立武’的追求參與戰爭的人,保證自己在整場戰爭中‘不身處險境’?別說是劉盈這個帶有強烈目的性的指揮官了,恐怕就連軍中的庖丁、運糧的民夫,都不敢做這樣的保證。所以在劉盈看來,自己都許下這麼不靠譜的諾言了,老孃卻依舊相信,那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算是劉盈、呂雉母子二人之間,達成了某種默契。但話又說回來:達成默契歸達成默契,但劉盈在此番出征途中的所作所為,也確實和自己許下的諾言,差得太~~~~~~多了些。甚至可以說,劉盈的所作所為,幾乎就是那些諾言的反面極端!——說好‘情況不對就跑’,結果非但不跑,還特意放出消息,讓英布找到了自己的行蹤;——說‘不靠近前線二百里範圍內’,結果整場戰役的主戰場,都被劉盈直接放在了自己所在的庸城;尤其是‘不身處險境’一項,劉盈違背的最為徹底。——若是將此次平叛中,劉盈所採取的主要戰略戰術總結成一句話,那直接就是‘以自己做誘餌,把英布困在庸城之下,以儘快促成決戰’!如此激進,甚至可以說是如此冒險的戰略部署,別說是身為儲君太子的劉盈了,恐怕當今漢室百十來位元勳功侯,都沒幾個人有膽子玩兒!想到這裡,劉盈對母親呂雉的恐懼,也是愈發強烈了起來。因為劉盈才想起來:在前世,老爹劉邦御駕親征,去平定英布之亂,又在楚地與英布主力遭遇時,就連老爹劉邦,都是第一時間選擇避戰,以求‘挫敵鋒芒’······“唉~”“一頓臭罵,估計是怎麼都免不了了。”“如果不說兩句好聽的,說不定還要關禁閉······”正當劉盈預測著自己可能遭受到的‘懲罰’時,一旁的呂釋之思慮再三,也終是苦笑著上前,低聲勸道:“殿下。”“於殿下此番平叛之所行,皇后縱是心壞惱怒,也當不抵思子之心切。”“便是於殿下稍有責備、喝罵,亦不過出於掛念、擔憂······”“況殿下身皇后獨子,縱此時不見皇后,也斷無一世不見皇后之理?”聽聞呂釋之此言,劉盈即便心中仍有遲疑,也是不由的苦嘆著點了點頭。“是啊······”“反正躲不過······”如是想著,劉盈便帶著類似‘早死早超生’的想法,緩緩向著司馬門走去。但劉盈不知道的是:此刻,在劉盈想象中凶神惡煞,隨時可能變身成暴龍的母親呂雉,正擒淚站在宣室殿外的瞭遠臺,滿懷思念的緊盯著司馬門。此時的呂雉,在等一個人。在等一個頭頂遠遊冠、腰繫赤霄劍,身著太子冠冕的瘦弱身影,從司馬門走入未央宮·······與此同時,長樂宮,長信殿後殿。閉目躺在病榻之上,仍因嘴中那股藥味皺眉不已的劉邦,也終於等來了自己的‘客人’。“陛下···可好些了?”一聲蒼老而又熟悉,語調卻極為緩慢的輕喚傳入耳中,惹得劉邦趕忙撐起身。待看清蕭何那老態龍鍾的身影,以及那張遍佈滄桑的面龐,老天子也終是被身旁的內侍扶坐而起。“蕭何啊······”“咳咳······”“不過幾月不見······”“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又······又老了些啊······”聽到劉邦這一聲不是夾雜的咳聲的低語,蕭何足足反應了三息,才呵笑著抬起頭,又費力的將聳拉著的眼皮抬起了些。“陛下說的是······”“臣······老的快了些······”“唔······”“快了些······”看著蕭何那佝僂的身影,以及那張即便老的眼睛都睜不太開,都還讓人覺得和藹無比的面龐,老天子也是不由紅了眼眶。笑著眨幾下眼,將眼眶邊的淚水憋回去,劉邦才伸出手,在兩位寺人的攙扶下起身,緩緩來到了蕭何身前。“蕭何啊······”“蕭何······”“朕之師······”“朕之兄·········”幾聲低沉的感嘆道出口,一旁的寺人也已取來蒲團,待劉邦盤腿坐下,又將一張厚厚的錦被披上劉邦肩上。就見劉邦緩緩伸出手,拉過蕭何那不比自己光滑到哪裡去的老手,輕輕包在了自己的雙手之間。“太子······”“咳咳咳······”“太子此番平叛,朕,親自去看了······”“將士鬥志高昂,萬眾一心······”“太子勇武、聰惠,於戰爭之事,也終歸是有所知稔······”“唉······”說幾句的話功夫,劉邦便感覺有些氣息不足,止住話頭,自顧自調整了好一會兒,才繼續道:“於農桑之事,太子也算是有所心得······”“嘿······”“太子之前還說,鄭國渠,已是修了······”“往後,就該修修渭南的水利······”“五年之內,還要打通巴、蜀的水路,運巴、蜀之糧,供給關東······”劉邦慢條斯理的說著,蕭何則任由雙手被劉邦捧在手心,低眉側耳,仔細聽著。等劉邦說完,蕭何又是反應了好一會兒的功夫,才好似網絡卡頓下的遊戲人物般,呵笑著緩緩一點頭。“是······”“太子······不墮陛下威名······”“此宗廟之幸······”“社稷之幸·········”費力的道出這番話,就見蕭何似是死機般,呆愣好一會兒,才又‘重新登陸’般點點頭,繼續道:“趙王······”“呃······”“趙王比之太子······不足者甚······”“遜之者甚······”看著老兄弟、老夥計,此刻卻如同一個雕塑般,幾句話出口,就有滯愣在面前,劉邦縱是嘴角仍噙著笑,淚水卻也抑制不住的從眼眶滑落。滿懷唏噓的發出幾聲長嘆,又擒淚笑著拍了拍蕭何的手,劉邦終還是緩緩點了點頭,順便抿抿嘴,將淚水嚥下去些。“此去豐沛,朕,把曹參帶回來啦······”“過幾日,朕便打算讓曹參做御史大夫,也好為日後做準備······”“等曹參稍熟悉下相府,咱老哥倆,也總算是能閒下來,到處去看看······轉轉······”聽聞此言,蕭何卻並未再開口,只緩緩抬起頭,輕笑著、微微點著頭,對劉邦輕輕眨了幾下眼睛。就見劉邦稍抬起手,不著痕跡的抹把臉,便笑著低下頭,似是閒談般道:“過往這一年,關東,去了很多異姓諸侯······”“就連盧綰······”“唉······”“太子的意思,是讓恢去做梁王,讓長去做燕王,再派老成穩重的相國,兼任王太傅······”“朕,都決定答允了······”“只是這淮南,朕······“咳咳······”“實在不······”“吭哧吭哧吭哧!!!”一句話沒說完,劉邦便再次劇烈咳嗽起來,惹得一旁的宮女寺人一陣手忙腳亂,卻也不敢將劉邦扶回榻上。最終,還是一個老太監上前,咬牙替劉邦撫了撫胸前,又不住輕輕拍著後背,才終是讓劉邦的咳聲稍減緩了下來。就見劉邦狼狽的抬起頭,讓身旁的寺人替自己擦去嘴角的口水,再伸出手,示意寺人扶自己起來。趁著被扶起的功夫,劉邦嘴上不忘繼續說著:“淮南······朕······”“咳咳······”“太子說,應該讓如意·······”“讓如意去做···呃,做淮南王······”“朕,不知道該怎麼辦······”說話的功夫,劉邦也終是被扶回了榻上,卻並沒有立刻躺下去,而是坐在榻沿,費力的眯起眼,將頭稍往前探出些。“朕,該如何是好?”“朕,該不該答允太子,讓如意,去淮南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