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 作品

第0227章 務必讓英布知道,孤在蘄縣!

    “唉~”

    “果然······”

    “重來一世,楚王叔,還是選擇了最不是辦法的辦法······”

    蘄縣以西,平叛大軍中軍大帳之內。

    得知劉交對楚軍的防守佈置,劉盈不由悠然長嘆一口氣,旋即滿是感嘆的搖了搖頭。

    雖然在前世的這個時間點,劉盈才剛從長達一年的‘閉門思過’中解禁,但對於淮南王英布的此次叛亂,劉盈也還是有些知解。

    ——幾乎和這一世如出一轍,於漢十一年七月起兵後,英布迅速拿下了荊地,並轉頭北上,向荊地以北的楚國發起攻擊。

    彼時,朝堂才剛受到英布起兵的消息,平叛大軍才剛在長安完成集結,甚至於朝堂,都還在就‘劉邦那副身子骨,到底能不能出征’的問題推諉扯皮。

    而在這段朝堂收到消息-阻止軍隊-確定劉邦出征-大軍抵達楚地的時間裡,阻擋英布叛軍腳步的任務,便全然壓在了楚王劉交的肩上。

    大敵當前,短時間內又沒有資源,偏偏英布掌控下的淮南國、荊國,恰恰就是楚國整個八九百里長的南邊境線。

    為了阻止英布的腳步,也為了保衛自己的封土、保衛自己的國民,楚王劉交最終,便只能將本就不過數萬人的楚國軍隊分成了三部分,以東西二百里的距離,均勻佈置在了淮水以西。

    在前世,劉盈登基為傀儡,在宮中閒來無事之時,也曾召見過幾位將領,討論劉交此舉究竟恰當與否。

    但無論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是元勳功侯,還是朝臣、外戚,但凡是具備軍方背景,對軍陣之事有所知解的人,所給出的答案都如出一轍。

    ——兵分三路,理論上可行,但結合楚人過於重視個人、家庭,過於輕視集體的實際情況,本就處於兵力劣勢的楚軍兵分三路,基本不亞於自尋死路。

    道理很簡單:和此刻的狀況一樣,彼時的楚國軍隊,同樣是不過三、四萬人馬!

    就算劉交拼了老命,強制徵發民壯充軍,頂天了去,也就是在此基礎上,再多上幾萬烏合之眾。

    但彼時的英布,卻是手握淮南叛軍足足十萬人,又裹挾了荊王劉賈的軍隊以及荊國百姓,實際戰鬥編制達到了十五萬人,對外號稱三十萬人!

    如此懸殊的人數差距,就算是正面對抗,楚國軍隊,都必然會處於極大的劣勢,就更枉論兵分三路,將本就不多的力量,佈置的更加分散了。

    只不過,劉盈也還記得:雖然對劉交‘兵分三路’的決策表示遺憾,但每一個被問到這個問題的人,都曾補上這麼一句話。

    ——楚王兵分三路是否合理,確實有待商榷;但除此之外,基本沒有別的選擇,擺在彼時的劉交面前······

    原因也很簡單:劉交肩上的擔子,實在是太重了些······

    一者,叛軍人多勢眾,而楚軍兵少將寡,雙方兵力嚴重不對等;

    二者,叛軍剛獲得一場滅國大勝,士氣正盛,而此消彼長之下,楚國軍隊人心惶惶,軍心不穩;

    三者,則是劉交除了要在南方邊境線佈防,在楚國內陸的一些戰略重地,也同樣需要佈下重兵。

    ——要知道劉漢社稷的龍興之地,可就在楚國境內!

    就算不為了皇帝哥哥的面子、劉漢社稷的顏面,光是看在自己頭上頂著‘劉’姓的份兒上,劉交也絕對不能讓豐沛龍興之所,有哪怕一絲一毫的危險。

    除了豐沛,劉交所在的楚都彭城,自然也要留下部分力量,以防萬一。

    留下這麼一支人馬,萬一南方防線失守,劉交仗著彭城的高牆堅城,也有機會能等到劉邦大軍的到來。

    至不濟,也總不至於淪落到荊王劉賈那般悲慘的下場。

    再有,便是劉交除了要儘量保證‘楚地不被英布掌控’之外,還有一個看上去十分不合理,實際上卻極為關鍵的戰略任務。

    ——作為短期內唯一一支有能力阻擋叛軍腳步的力量,劉交非但不能讓楚國被英布掌控,與此同時,劉交還不能讓英布放棄攻打楚國,轉頭西進,直接對淮陽、梁國,乃至於梁國以西的滎陽、洛陽造成威脅!

    蓋因為英布北上,還只是‘齊楚告警’;但若是西進,那片刻就是函谷告警,關中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