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六百三十四章 貪心不足

    以松江府為例子,如今松江府裡的一名沒特定技術的普通工人,其月薪大概是兩唐元左右;熟練工人,有一定技術的技術工人大概能夠到三楚元左右。

    而低級管理人員,普通技術人員的薪資,大概能夠到五楚元。

    上述這些都是屬於普通人的範疇,再高的話,那麼就是中高級管理人員或工程師了,這些人非常少的,所以也沒什麼討論的價值。

    也就是說,在松江府這個大楚帝國裡工業發展最為活躍的地方里,普通人的收入在兩楚元到五楚元之間。

    而大楚帝國的官員呢?松江府裡的一名最普通,剛入職的從九品巡警,標準月薪是六楚元,各種亂七八糟的補貼加起來也有兩三楚元,綜合起來,月收入有八楚元左右。

    是一名普通工人的四倍!

    而工作了若干年,哪怕是熬資歷上去的正九品巡警,綜合月收入也能有十元左右。

    而正八品的巡警,比如縣巡警局下屬的各巡警隊的隊長們,綜合月收入能夠達到十五元左右。

    嗯,這裡只說合法薪資收入!

    而再往上的七品的話,這其實和普通人沒啥關係了,你要知道,大楚帝國裡的鎮長也才正七品,縣裡的各科科長們也才正七品。

    大楚帝國裡的七品以上官員,人數其實不多的;一個鎮裡才兩個,即正七品的知鎮以及從七品的副鎮;一個縣裡也才二三十個而已,也就是各鎮的一二把手以及縣衙門各科科長副科長們,然後再算上正六品、從六品的知縣,縣丞等高官。

    整體來說,七品以上的官員,在偌大的官員群體裡不具備普遍性。

    而對於大部分所謂的‘官員’們而言,其實他們一輩子也沒有指望能夠跨過七品這道門檻,這些人長期負責具體的事務,乃是官員群體裡的絕大部分主要構成。

    所以討論七品以上的官員待遇也沒什麼價值。

    僅僅是從低級官員的薪資收入來看,和普通人的薪資收入差距是極大的,這可是好幾倍的收入差距呢。

    從這也就可以看的出來,羅志學對於基層官員們的薪資待遇還是比較上心的,並沒有虧待他們。

    但是吧,有時候你給的再多人家也嫌少!

    人心不足蛇吞象,錢這東西,大部分人都是永遠不嫌多的,所以貪腐現象一直都有,打殺了一批又會冒出來一批。

    大督察院打擊貪官就跟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永遠割不完……一批又一批的貪官們,造就了無數御史們的上位。

    因為大楚帝國裡大督察院裡的御史們想要上位,其他的都不靠譜,只能是寄望於拉下幾個官員。

    你今兒幹掉幾個貪官,明兒上頭就能夠給你升職,而且發展到現在都快要形成潛規則了,甚至有點明碼標價的意思。

    比如說要想成為大督察院裡的左都御史,成為大楚帝國司法體系裡的第一人,手底下沒幾個從二品甚至正二品高官的鮮血,都上不了位。

    簡單來說,你不幹掉幾個侍郎巡撫級別以上的官員,你就別指望能夠當大督察院的一二把手。

    想都別想!

    督察院裡的其他職務升遷也差不多,想要升遷熬資歷沒用,幹其他的也沒用,只能靠殺其他官員當你的墊腳石。

    所以大楚帝國裡的高級御史們,個個都是官屠……

    因為任何一個從三品以上的御史們,每一個手裡都沾著一大批貪腐官員的鮮血,不然他升不上去。

    在大楚帝國裡,官員貪腐是常態,督察院反腐也是常態,對此羅志學並沒有干涉太多,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他都很少進行具體的干涉反腐工作。

    還是那句話,御史你想要升官,成為真正的高官,那麼就得先拿下幾個大貪官的人頭……至於怎麼做到,具體要針對誰羅志學不理。

    不過當涉及到一些原則性問題的時候,羅志學就會親自出手,然後搞一場轟轟烈烈的吏治整頓了。

    帝國成立初期的時候羅志學就搞過好幾次,當時主要針對的是前明餘孽,這些傢伙通過歸順,科舉等方式混進了大楚帝國的官員隊伍當中,然後試圖從內部動搖大楚帝國的基礎。

    也就是試圖動搖大楚帝國的稅收問題。

    早些年的時候,帝國內部就有這些前明餘孽們一直鼓吹要廢除士紳一體納稅,把統一農業稅恢復到以往的丁稅和地稅結合,恢復徭役制度等等。

    還想要把農業稅的徵收方式從實物以及現金相互結合的方式,變更改純現金納稅等等。

    然後還對工商稅過高表示不滿。

    總之,他們對大楚帝國的稅務有著無數的不滿,然後三天兩頭上折彈劾。

    對於這種情況,羅志學當年通過了連續數年的吏治行動進行了扼制,把一大批混進來的前明餘孽以各種貪贓枉法的罪名送上了斷頭臺。

    等到國內徹底統一,尤其是擊敗了東擄之後,華夏地區迎來了真正的統一,大楚帝國坐穩天下後,很多官員們覺得自己辛辛苦苦這麼多年,終於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了。

    再加上大楚帝國徹底統一華夏後,國內的士紳資本們也是認清楚了現實,並積極投身工商業當中試圖發財,而這個時候,這些士紳資本們依舊帶有濃郁的前明時代的做事風格,幹啥都想要拉著官員一起搞。

    在士紳資本的金錢女色的誘惑下,一大批的泥腿子出身的帝國中高級官員被腐蝕,開始利用權力為自己,為家族謀圖難以想象的經濟利益,甚至都忘記了當年他們有多麼的憎恨前明的那些貪官汙吏的。

    屠龍的勇士,也變成的惡龍!

    一時間裡,尤其是承順十年前後這三四年裡,國內官場又出現了大規模的官商勾結,官員貪汙腐敗等情況,並直接影響到了國內工商市場的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