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四百一十五章 北伐起

    不管是出於兵權掌控,還是出於戰略安排,羅志學都不太可能長期的設立多個固定編制,兵力好幾萬的軍級編制的。

    羅志學都是通過守備司令部,臨時設立的野戰軍來集中更大規模的兵力,進而發起大規模作戰的。

    之前東進戰役是這樣,兩廣和閩浙戰役也是如此,楚北的北線以及西線等方向,也是如此。

    現在搞江北戰役裡,自然也不會例外。

    羅志學直接設立了第一軍和第二軍、第三軍。

    第一軍,轄第四師、第一近衛師這兩支已經在運河一線作戰的主力部隊。

    第二軍,則是轄第八師以及從後方增援上來的第二十師,,用於合肥、鳳陽一線,乃至未來河南方向的作戰。說起這個第二十師,還是得益於乙等師第一百師,第一百零一師的編練,並接過了後方要地的彈壓任務,這才能夠讓陸軍把第二十師這個野戰部隊抽調出來用於合肥、鳳陽方向。

    第三軍,轄第一師、第十師、第十一師,而這三個師乃是清一色裝備燧發槍,採用新式戰術的部隊,而這個軍,實際上才是後續用於北伐的核心主力部隊。

    因為燧發槍部隊的戰術戰法和舊式部隊不一樣,楚軍高層為了避免出現麻煩,乾脆把預計參加北伐作戰的這三個新式部隊,都集中編為一個軍單獨作戰。

    除了這三個軍外,在江南後方還會有第二近衛師、第十五師主力以及第二十二師,一方面是彈壓當地維持當地的局勢,一方面也是作為整個北伐部隊的戰略預備隊。

    隨著這三個野戰軍的編成,北伐作戰也是正式拉開了序幕。

    但是最先引爆戰鬥的並不是在揚州,也不是在合肥,甚至都不是滁州等地,而是在看似不起眼的海州沿海的鬱洲島。

    正月二十五日,大楚帝國的北洋艦隊彙集上百艘戰船以及一百多艘的運輸船,搭載了海軍自身的一個陸戰營和陸軍第十五師派出的一個加強旅,對鬱洲島發動了登陸突襲。

    並且只用了半天時間,就順利攻佔了該島,隨即朝著內陸的宿遷直奔而去。

    緊接著,楚軍第一軍的第四師對揚州發動了大規模炮擊,北邊的第一近衛師,則是從天長出發,直插揚州背後的高郵州。

    而楚軍第三軍這支核心主力部隊,在第一騎兵旅的配合下,直接從天長一帶向北發動了突襲,兩師直撲淮安,一師殺向泗州。

    短短几天內,楚軍就對整個江北的運河沿線發動了猛攻,並不是之前宋祖舜、楊嗣昌他們預料的那樣,只是單純的強攻揚州。

    海軍方面也是派出了大批搭載了重炮的內河戰艦,冒險駛入運河炮擊揚州城。

    陸續得知各地都遭到楚賊襲擊消息的楊嗣昌,結合了多方面傳回來的消息,再一對比地圖後,都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些天殺的楚賊,好大的胃口,好大的膽子!”

    楊嗣昌此時那裡還看不出來了,按照楚賊的這種戰略部署以及突襲方向,這絕對是奔著把徐淮運河沿線的明軍直接一口吞去的,甚至不惜派遣大批戰艦,冒險在鬱洲島發起登陸作戰,然後奔襲宿遷。

    這明顯就是防著淮安的楊嗣昌所部向北逃跑的。

    而這還真是楚軍高層的想法!

    羅志學想要在江北一帶,儘可能的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尤其是敵軍中的新標軍。

    因為在江北地區作戰,雖然補給也不算通常,但是總歸還是能做到,而後勤運輸的耗費也能夠有效控制。

    但是如果讓大批敵軍逃亡山東、河南乃至北直隸去,那麼後續楚軍想要集中這麼多的兵力和火炮,發動這麼大規模的戰役,其困難程度是要翻倍增加的。

    這後勤補給越遠,補給也就越困難,耗費也就更大。

    所以如果可能的話,羅志學希望儘可能的在江北戰役裡就殲滅大批敵軍的有生力量,避免他們北逃後,後續北伐作戰後勤壓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