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二百四十二章 包圍武昌

    保鄉軍只用了區區一個混成旅,大概五千人左右的兵力,就完成了對武昌城的戰略包圍。

    這不得不說也是相當有意思的事,因為從雙方兵力對比來說,明軍才是佔據絕對優勢的一方,但是他們卻沒膽子出城迎戰,甚至連突圍的勇氣都沒有。

    對武昌城完成戰略包圍之後,負責前線戰事的李成通少將也沒著急著攻城,一邊讓讓後續部隊繼續渡江運輸火炮、彈藥等物資。

    另外一方面持續派兵肅清周邊城池的明軍,就當韓子平的第一步兵旅等各部圍繞著武昌城進行行動的時候,在登陸渡口裡又開出了一支約莫三千人規模的兵力直奔武昌縣一帶而去。

    該部隊由嫡屬於第一師第二步兵旅的一個步兵營,第一師所屬的一個騎兵哨、一個兩斤半野戰炮哨為核心。

    此外還有第六守備師的一個團約兩千人。

    該部隊由第一步兵旅副旅長康洪寶上校指揮,其初步目標是武昌縣、後期是大冶、興國州、富池鎮等地,意圖橫掃武昌府東南部區域,最後搶佔富池鎮一帶,攔截贛北兵力經過長江沿岸平原增援武昌城。

    十月九日,保鄉軍的第一座浮橋搭建完畢,更多的兵力以及物資開始南下。

    十日,保鄉軍派出第三支部隊沿著長江西進,該部由一個主力步兵營為核心,搭配一個守備團,再搭配了騎兵和炮兵部隊,由第二步兵旅副旅長賈和雲上校率領,其目標乃是咸寧、嘉魚、通山、、蒲圻、崇陽一帶,最後兵臨嶽州府。

    其戰略目的和康洪寶東進支隊差不多,一方面是攻城略地,拿下這些已經沒多少明軍駐防的城池,但是更主要的還是為了攔截嶽州方向過來的明軍援兵。

    一東一西,保鄉軍派出了兩支支隊,意圖封堵嶽州、九江等方向的明軍增援武昌,為後方主力大軍強攻武昌提供掩護。

    如此大背景下,大批量的保鄉軍士兵、火炮、彈藥、糧草等正在通過浮橋、船隻不斷的從長江北岸運輸到長江南岸。

    截止到十月十一日,第一師全部、第六守備師全部都已經渡江完畢,近衛師所屬第一近衛旅、第一騎兵旅、暫編臼炮團也開始陸續渡江。

    十月十二日,武昌城內的明軍眼見保賊軍已經徹底封鎖武昌城和外界的陸地聯繫,嘗試派遣水師衝破封鎖,以爭取打開水上聯繫通道。

    由此雙方船隊在當天爆發了大規模水戰。

    而這是一場戰五渣和戰三渣的戰鬥,看似打的很熱鬧,但是卻總是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誤,明軍水師如此,長江艦隊也沒好到哪裡去。

    尤其是當長江艦隊的一艘戰艦,一副決戰模樣衝向敵軍艦隊,最後被風一刮,敵人戰艦沒撞到,自個反而沒能控制好方向一頭衝灘後,羅志學就直接下了城頭。

    這海軍,沒眼看了!

    參謀部部長徐志賢少將看見陛下直接離去,環視一圈後,最後低聲對身旁的幾個陸軍將領道:“現在看來統一九州偉業,只能靠我們陸軍自己了。”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