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稱呼

    鹿氏兄弟愣了一下。

    他們借的發矇書都是他們幾年前學過的,早就不再翻閱,因此在借給白貴的時候,並未規定歸還的時間。

    那麼白貴……

    鹿兆鵬恍惚了一下,聽著白貴對他的稱呼不再是大少爺,而是叫他的學名,先是失神了片刻,不久心中的鬱火就消散一空。

    很快,他臉上重新又掛上了笑意、心裡大抵也明白了一些東西。

    他雖然遵照論語中《公冶長》子貢回答孔子的話,“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無罕也”,以此來交往朋友,輕財重義。

    因此可以和弟弟鹿兆海一起勸說父親鹿子霖資助白貴的學業。

    可白貴恰恰就如孔子所說的益者三友,並不諂媚奉迎他,也不因為他怒目而視,就不再與其交往……

    “多留一會是應該的,我們倆人也已經過了發矇階段。”

    鹿兆鵬神色和緩了不少,心結被打開,他隨手收起了書,可待看到手上齊整的兩卷書就有些發呆。

    借出去的兩本發矇書,已經頗有年頭了。

    鹿家家資頗豐,雖比不上城裡的富戶,可在滋水縣也算是上戶。因此雖遵循讀書人惜書的原則,對這兩卷書保存的還行,但不免有些書頁摺痕和翹腳。

    但白貴還回來的兩卷書,齊齊整整,嶄新如故,若不是發黃的書卷顯示並非新書,他都要懷疑這是白貴新買的書,然後重新還給他。

    “大哥,你怎麼?”

    鹿兆海年歲小些,頓時覺得鹿兆鵬背叛了他,怎麼和這個不知恩義的小人又重新和好了。但他也不會當面拆鹿兆鵬的臺,只是小聲提示道。

    “待會額再與你解釋。”

    鹿兆鵬打斷了鹿兆海,對白貴歉意一笑。

    如果說先前他只是念在白貴和他幼時的交情,可這會他對白貴已經真正看作是可以值得交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