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小蜥蜴 作品

第129章 準備行賄

    而且這些人橫徵暴斂,為禍地方,搞得地方民不聊生。昨天還私下說,若非十常侍,只怕黃巾賊作亂,規模也不會那麼大。

    可在兄長這裡,卻聽到了截然不同的觀點,這讓他有些迷茫。

    “換個角度……”劉韜覺得想要提升衝擊力,就要換個角度來闡述,“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大漢,文武官員都有。為何袁閥能讓那麼多門生故舊在各地為官,卻沒有人說他。反而十常侍推薦門生故舊到地方,就要被抨擊?”

    “因為……推薦的人,在地方橫徵暴斂?”盧琰說這話的時候,不太自信。仔細想想似乎是這樣,袁閥可以,為什麼十常侍這邊就出了問題。

    “都說袁閥的門生故吏遍佈各地,那橫徵暴斂的,難道就只有十常侍的門生故舊?”劉韜反問。

    “黨爭?”盧琰似乎明白了。

    “其實就是分餅的問題,一張餅子就那麼大,宦官這邊吃多了,世家門閥就吃得少,自然是要抨擊宦官,反過來也一樣。”劉韜解釋。

    頓了頓,繼續說道:“問題在於,宦官的交際圈就那麼點,而士族分佈在大漢十三州,各種門生故舊,恩師親友……真要爭起來,誰佔優勢?”

    “輿論?”盧琰似乎意識到事情的關鍵。

    “對,十常侍會成為罪人,無非是因為士人佔據了輿論權。只要他們願意,那麼黑的可以說成白的,指鹿可以說成馬,經義的意思也隨他們解釋。”劉韜感慨。

    盧琰聞言,大概明白小時候為什麼父親,非要說十常侍多麼多麼可惡。並非他看不明白,而是他的立場必須要那麼說,那麼做。

    關鍵是擔心,自己年少說錯話,索性就按照這種說法灌輸給自己。至於實際情況,等自己長大後再自行領悟。不過就算領悟也沒用,立場決定他也得那麼說,那麼做。

    “兄長,這番話傳出去,那問題可不小。”盧琰左右看了看,有些擔心。

    “不要把別人想得那麼膚淺……”劉韜笑道,“關鍵不是我說了什麼,而是我做了什麼,也就是我處於什麼立場。”

    最近五年,秩序沒有徹底崩壞,士人依然掌控絕對的輿論權,這個時候肯定不能對著幹。光明正大投靠閹黨,那絕對是死路一條。

    “我是恩師的弟子,也是你的義兄,我肯定站在士人這邊。”劉韜回道,“只是我同時也是漢室宗親,親近一下陛下,也不能算過錯吧?只要我掌握好度量,問題不大。”

    劉宏身為漢帝,若要行使帝皇的權力,士族都要忌憚三分,更別說有閹黨幫襯。

    恢復州牧制度,劉焉任命為益州牧,劉虞為幽州牧,自己這好歹是入族譜的漢室宗親,適當運作一下,當個郡守,加個武職,問題不大吧?

    正因為處於輿論弱勢這一面,對於投效者,才能給出更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