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豬去挖坑 作品

第兩百二十七章 各顯神通

    如果他們能在這個領域擴大,未嘗不能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尤其是這次全球蝗災,不但引發農藥銷量激增,更是得到各國政府重點關注,是一個打響企業名聲的好機會。

    就連一些獸藥企業,也覺得自己在殺蟲方面更專業,想要抓住這次機會,紛紛宣佈研發滅蝗新農藥。

    以往他們都不太重視農藥,覺得技術含量不高,而且受限於環保要求,農藥的使用越來越少。

    大多數國家對蟲害的防治,越來越趨向於培養生態,使用害蟲天敵的做法。

    過去對付蝗蟲,歐鷹國家用的就是蜘蛛這種天敵,華夏則使用雞鴨來防治蝗蟲。

    不過這些措施現在都用不到,因為蝗蟲數量太多了,要滅掉四千億蝗蟲,多少蜘蛛和雞鴨都不夠用的。

    很快,羅氏集團宣佈,他們研發成功了新型的滅蝗真菌,一種轉基因蟲生真菌,能有效滅殺蝗蟲,在實驗室可以達到90%以上的致死率。

    這種真菌只針對蝗蟲,在蝗蟲群中能廣泛傳染,從而抑制蝗蟲的繁殖速度,但不會對其他蟲類造成傷害,即便鳥類吃了被毒死的蝗蟲,也不會生病。

    聽起來很美好,不過這種生物農藥的大量培養需要時間,而且受限於溫度,溼度,空氣流通度等因素,散播之後要一週以後才能起效果,更適合小批量滅蝗。

    這點時間,蝗蟲早就把一個國家的莊稼都啃完了,跑到下一個地方去了。

    羅氏的生物殺蟲藥效果太慢,人們只來得及高興一會,又開始失望了。

    拜耳公司這時候也宣佈,他們成功在現有殺蟲劑基礎上進行改良,研發出一款新型化學殺蟲劑,能以極低的成本,滅殺上千億蝗蟲,高效快速,物美價廉,可謂當下滅蝗不二之選。

    不過對於殺蟲劑的毒性和對環境的危害,拜耳並未提供足夠的數據進行解釋,只說還在進行後續研究,希望能夠被受災國家儘快採用。

    國際棉農組織一開始也對這款農藥很感興趣,不過在進一步研究之後,很快就沒有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