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歡樂頌

    “唔……”葉巧啃著一根雞腿,瞪大了眼睛,說道:“以前我習慣了吃西餐,覺得很好吃,但是現在看來,中餐比西餐更加美味呢!”

    “那是當然啦。”白夜笑道:“華夏老祖宗,研究美食文化,幾千年了,而歐美那些國家,發達起來才兩百年,飲食文化底蘊,能一樣嗎?以前你應該是沒有嘗過真正高級的中餐。”

    “也是。”葉巧點了點頭,說道:“我在英國讀書好多年了,習慣了吃那邊的食物,就忽略了咱們國家的美食,肯定不比那邊的差啊!”

    “對啊。”白夜微微一笑,說道:“就比如咱們現在吃的這種**,白切油雞,首先雞要從小油雞養起(當年雖然沒有洋雞、土雞之分,可是講究吃雞,要用腿上有毛的油雞才能肉嫩湯鮮),不但要用特別飼料,聽說還要喂酒糟,喂草蟲,雞肉才能鮮美活嫩。雞齡以十六個月到十八個月才算適齡,雞的胸頸間有一塊‘人’字骨,摸上去軟而有彈性,就恰到好處了。‘人’字骨一硬,肉就發柴,只能吊湯而不適於做白切雞啦。”

    “六子當年就最喜歡譚家菜中的這道白切油雞。在他看來,白切油雞味道之鮮美,肉質之肥嫩,是他吃到過的所有雞菜都無法比擬的。”

    “還有這樣的歷史啊?”

    葉巧和蘇橙都好奇的聽著白夜講這些菜的歷史典故。

    白夜見她們倆都挺感興趣的,就多說了一些。

    譚家菜真正興盛於民國時期,傳人譚篆青,生於京城,宣統年間任郵傳部員外郎,辛亥後任議員,後又在各部局任閒職,成了時代大潮邊緣的閒人。閒人不閒,他與父親一樣,精於膏粱,每每與舊友詩酒酬唱,盛宴常開。漸漸,坐吃山空。到無法維持時,便悄悄承辦家宴,以變相營業補貼家用。譚家菜從此聲名遠揚,文人、官僚紛紛以重金求譚家代為備宴。

    據《四十年來之bj》記:“耳食之徒,震於其代價之高貴,覺得能以譚家菜請客是一種光榮。弄到後來,簡直不但無‘虛夕’,並且無‘虛晝’,訂座往往要排到一個月以後,還不嫌太遲。”

    這一階段,有三傢俬房菜飲譽京城:軍界的段家菜(段祺瑞),銀行界的任家菜,財政界的王家菜。“但一碰到譚家菜,無不望風披靡,紛紛偃旗息鼓,讓譚家菜自個兒獨領風騷,傳遍遐邇。”

    說著譚家菜的歷史,白夜也說了下桌子上擺放的菜餚:

    “就比如這道菜,叫做羅漢大蝦,亦稱兩色大蝦,一蝦兩吃,雙色雙味。這道菜,難就難在兩種烹調同時進行、同時完成。蝦之前段左以蔥薑絲煎火靠至出紅油入味,蝦尾後端瓤以蝦餃餡製成圓形,點上三撮黑芝麻呈羅漢頭臉狀,入油鍋炸熟即可,裝在盤子的一邊。特點造型美觀大方,形似羅漢巡世,一頭鮮紅,味鮮香肉嫩滑;一頭黃白嵌黑,焦嫩鮮美。羅漢大蝦這道菜充分體現了譚家菜的特點,甜鹹各半,南北皆宜,做法上慢火細作,精凋細琢。”

    葉巧和蘇橙邊吃邊聽,聽了個津津有味。

    酒宴正酣。

    蘇橙忍不住說起了正事:

    “葉巧,下面你有什麼打算啊?”

    “這個……我也比較糾結啊!”葉巧說道:“雖然這次也算是取得了靠前的名次,只要想,肯定能夠跟星娛簽約……可是我更想做音樂,成為一名歌手,而星娛的重心,是放在影視製作方面的,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加入星娛,能不能出頭了。”

    “這樣啊……”

    蘇橙皺眉點了點頭。

    之前葉巧跟她說起過,她之所以想在娛樂圈功成名就,也是因為她的媽媽,當初在文工團唱歌的,成為大歌星,是她媽媽的夢想,所以她想完成媽媽的夢想。

    這個跟蘇橙想成為演員是一樣的,蘇橙的媽媽,曾經也是小地方的歌舞團演員,痴迷於演戲。

    所以蘇橙感同身受,雖然也很想跟葉巧一起待在星娛,卻也不可能開口阻止葉巧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