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五百零八章 學府兵的未來方向

李泰全程基本上都跟著李世民,李世民在幽州,那李泰也在幽州待著。

而隨著李世績與李道宗在前線打開局面在圍攻遼東城,李世民則親自到前線去督戰。

而李泰自然也跟著李世民來到前線,主要還是負責糧草與物資的分配等輔助事宜。

不過,真說起來李泰手上的瑣事實際上並不少。

上到各種物資的運輸籌備,下到士卒們的吃喝拉撒,都是李泰需要去安排的。

別得不說,甚至連士卒們的排洩物,李泰都需要找人收集起來。

這些東西主要是為了給武器上附魔用的,基本上只要能夠砍傷對手,或多或少帶上些疾病效果。

至於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李泰不知道,但多少能增加殺傷力。

而遼東城內,高大石雖然通過捨棄士卒保存了精銳回到遼東城,但這批士卒因為出城戰敗的影響士氣也相當的低落。

而李世民此刻親自過來督軍,一增一減,雙方士卒的發揮,自然有天然之別。

李世績與李道宗兩人默契的在李世民來前把遼東城的外部防禦設施儘可能的清理乾淨,但攻城的事倒留給了李世民,讓李世民來做。

畢竟聖人過來遼東多少是要戰功的,李世民後來在高句麗戰績自然現在誰也沒預料到。

就現在來說,從軍士士氣上考慮,如果李世民一來遼東,那就能拿下遼東城,自然全軍士氣大漲。

而李道宗與李世績兩個人應該怎麼說呢……

李世績的政治敏感性還是相當強的,歷史上幾次站隊幾乎全對,而李道宗算李世民一手帶出來的。

所以李世績稍稍暗示了一下,李道宗便默契的跟李世績幹起了這件事。

果然,在李世績帶著中軍主力來到遼東城池後,大唐軍隊士氣大振,開始全面攻城。

一開始,雙方交手還很正常,像唐軍清掃阻礙,填平溝壑,準備攻城器械,進行全面壓制,然後圍三闕一,挑選一門進行重點進攻。

基本上就是教科書似的對城池發動進攻,絲毫沒有什麼新奇的地方。

唯一能夠算得上一提的,那就是唐軍進攻的戰鬥士氣,明顯就比守城一方要高的多。

而攻城了幾日,李世民也讓手下每支戰部去試一試。

一是讓這些軍隊知道已經進入到戰場,讓他們不要再以自己在後方的心態待在戰場上。

二是自己到底有些年沒指揮具體作戰了,自己也需要稍稍找找感覺,免得因手生出現什麼低級錯誤。

而就在輪到了薛仁貴的學府兵時,薛仁貴所帶領的學府兵又一次吸引了眼球。

按照正常道理來說,學府兵這種重步兵,因為自身身著重鎧,正面作戰雖然很有優勢,但在攻城戰過程中很少人會讓重步兵去攻城。

倒不是戰鬥力的問題,而是體力消耗驚人,更重要得是,重步兵是甲士,屬於國家精銳,很少會有人把重步兵當做攻城士卒使用。

就算李世民也只懷著自己挺看好薛仁貴的,就讓他感受感受攻城的氣息,並沒真指望這支戰部能有什麼出人意料的表現。

畢竟是步兵,表現再驚豔能表現到哪裡。

但薛仁貴帶著學府兵出場時,別得不說,單那冷豔逼人的全身覆蓋鎧甲便讓高句麗守城的士卒們感覺到幾分絕望。

他們看看手中弓弩,再看看學府兵在陽光下反射著光輝的甲胃……這一刻他們想要繼續打下去的心,更是下降了不少,畢竟這重甲真不好打啊。

當然,如果學府兵只是單純重步兵,要跟其他重步兵一樣爬雲梯坐井,那學府兵自身的優勢發揮不出來,那在這戰場的主要貢獻怕也就只是浪費對方的防禦器械了。

但薛仁貴到底是一個有追求的將領,他知道李泰與李世民對收復遼東,念念不忘的。

所以經過他研究後,發現高句麗這民族因為被大隋打了多次,所以別得技能不說,但防禦技能點滿,尤其各種城牆設施是正常攻城軍隊看了都只想要放棄。

而薛仁貴便思索著學府兵,能不能基於自己工具掌握的熔鍊,以及自適應的天賦,在攻城戰爭中有著一定表現可能,然後薛仁貴便把主意打到自適應士卒的裝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