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四百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


侯君集率領唐軍理所當然的暴打高昌,西域諸國尤其是焉耆國果斷貼了上來。

 
某種情況來說,這一次戰爭的導火索就是這焉耆國想要分潤高昌在絲綢之路上的利潤,所以向大唐告狀。

 
現在看大唐把高昌給滅了,焉耆國找侯君集要求歸還被高昌擄掠走的焉耆國百姓。

 
侯君集思索了一下,倒是沒拒絕。

 
該怎麼說呢,侯君集這個傢伙,在很多外交的處理上,很有大國風範。

 
類似於那種只要你成為了我小弟並不挑事,那我就會作為老大哥照顧照顧你。

 
所以,哪怕侯君集知道自己厚著臉皮強行說這些焉耆國人是高昌人,然後擄掠會長安能夠獲得大量收入。

 
但在侯君集看來,若這般做那自己身為大唐統帥的臉那就丟光了。

 
不能說這種外交風格到底好不好,但正是這種外交風格,至少讓大唐暫時還沒打算深入西域情況下,能對西域一眾勢力起到非常好的安撫作用。

 
畢竟隨著西南吐蕃,西北高昌,大唐周邊環境逐漸安定,在如此的情況下,大唐也開始騰出手來去對付東北邊的高句麗了。

 
只不過,李世民則是在翻閱著唐儉送過來的報告,有些意外道:

 
“如今我大唐人口有三百五十三萬戶了?”

 
“回稟聖人,此人口數據,前後核對過三次,確保無誤!”唐儉很是嚴肅道。

 
歷史上,大唐貞觀十三年進行偵查的時候,一共是三百零四萬戶。

 
即使如此也已讓李世民相當高興,因為上次大唐人口普查武德七年有二百一十九萬戶。

 
可以說,整個大唐的人口穩定增長,本身就說明貞觀之治最顯著的成果。

 
只不過,李世民並不知道,因為李泰的努力讓大唐人口比歷史上在貞觀十三年進行人口普查時多了五十萬戶的百姓。

 
這五十萬戶,有因為農業學府研究的出的各種生產工具與生產模式,使得百姓能夠獲得更多的糧食,從而讓更多的百姓成家立業,開墾田畝。

 
這五十萬戶,有因為醫舍與醫行走體系相互的配合,讓醫生儘可能的救治大唐的百姓,從而在無形間提升了大唐百姓的壽命,延長了他們的勞動時間。

 
這五十萬戶,有李泰每次出現災荒,便會果斷派人去受災的地區進行招募人手,就近能安置就將他們安置,若不能安置就將他們拉過去修路。

 
以及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李泰通過勞動改造的方式,讓異族人接受大唐文華,學習大唐語言,幫助他們融入到大唐中,使得他們成為新的大唐百姓。

 
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整個大唐,人口主力終究還是在北方,而真正的精華更是中原地區。

 
李泰以幽州,洛陽,餘杭幾處建立了農業學府,並且從裡面出來的學生更紮根在基層。

 
從餘杭到幽州順著大運河是整個大唐的最精華地段,而隨著李泰的佈局,這些地方的人口難以隱瞞,那大唐人口查詢起來也比歷史上的更加詳細。

 
只不過,很多都是唐儉或者李世民都看不到的。

 
他們也許能感受到李泰弄出來的東西,對大唐的人口恢復有著一定的作用。

 
但卻絕對沒有想到,因為李泰的努力讓大唐人口比歷史上多出了六分之一,多活了整整五十萬戶,近乎兩百五十萬上下的驚人人口。

 
對李世民來說,看著在自己治理下,大唐人口以驚人速度恢復,心中也非常滿意這成就。

 
心中懷著等到侯君集討伐高昌歸來,再休養生息幾年,等到幽州那邊的物資儲備充足,便能討伐高句麗了。

 
說實話,對於李世民來說,高句麗是一定要解決掉的。

 
不然對大唐來說,北邊有這麼個政權存在,對華夏腹地實在是太危險了。

 
以前沒有船隻還沒有感覺什麼,但隨著現在船支從廣州到幽州只需要半個月便是能夠在順風的情況下到達,這不得不讓李世民對高句麗感覺到了幾分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