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三百零三章 魏王的老師

    這時候的呂才開口,“但油呢?我們可否有大量的油,來平抑物價?”

    因為李泰從一開始就一手打造出來的產業,對李泰來說炭火,糧食,食鹽和茶葉想要獲得並不難獲得,至於醬料與醋,醬料基本上有大豆就有醬料,而醋則是基本上能釀酒就能釀醋,所以李泰執行這條政策,真正困難的地方在於油上。

    “嗯,首先我已找到了花生,讓農學院去實現規模化種植,這東西很能產油,完成了規模化生產,那以後的油料就穩定了!”李泰看著眾人道。

    說實話,李泰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夠弄到花生。

    一直以來李泰都認為這東西要等到明朝時,才會從美洲那邊傳到華夏來。

    但沒想到,袁客師回來時,帶回來的南方的種子裡面就有這種花生種子,便嘗試著在農民學府進行種植,勢頭還不錯,明年再種子一波,應該就能夠進行全面的規模化種植了。

    所以李泰這話倒也不全是猜測,多少有點把握的。

    當然,李泰不知道的是1958年的浙江吳興錢山洋原始社會遺址中,發掘出炭化花生種子,測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100年。

    1961年,江西修水縣山背地區原始社會遺址中再次發掘出炭化花生種子。

    此外廣西、雲南、江西等地也曾報告過於花生形態極為相似的野生植物。

    尤其是2007年經西安文保中心專家確認,距今2100年前的漢陽陵從葬坑出土的農作物裡,已經出現了花生。

    所以花生就是華夏本地產物,只不過這東西都是生長在南方地區,而且果實在土裡面,也許偶有當地人當做零食去吃,但能把這種東西拿過去榨油的那是真沒有。

    所以,李泰見到也挺意外的,還好農業學府從建立起來就有收集稀奇古怪種子的愛好。

    畢竟對華夏人來說,種植出來的東西就算是不能入口,但也能夠入藥,且先種植出來試試也就好了,而李泰既然上輩子見過的,那就直接拿出來研究它的發展方向。

    聽到李泰這般的話語,在場眾人相互的對視了一眼,覺得在農業上聽魏王的判斷應該不會有什麼錯,但眾人又沒見到過花生榨油所能夠到達的產量,倒也不好直接下定論。

    倒是呂才繼續道,“但種植花生之事情遠水解不了近渴,魏王可有什麼好的補充辦法?”

    “養豬吧!”李泰很認真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啊?”眾人聽到李泰的話不由愕然,沒想到李泰會提出這麼個建議來。

    但李泰道,“我們需要給洛陽提供穩定肉食,所以在洛陽周邊除了開家禽產業以外,我還會增加牲畜比如豬這種產業,從而讓豬肉供應給洛陽。

    百姓們若是需要油水,自己弄些肥肉去熬油也就是了!”

    “但魏王您曾經說過,養殖產業的上限是由他們的飼料決定的。我們那裡來得那麼多飼料來給它們去吃!”

    呂才到底是基礎紮實,卻是很快抓住了其中的缺陷。

    “如果是長安的話,我真沒有辦法!”李泰從容一笑,道,

    “但洛陽北至幽州,南到餘杭,我不說讓別人運輸些糧食過來買賣,我只是不斷的收糠麩來給豬吃,相信北至幽州,南至杭州,終歸是有人願意做這個生意的吧!”

    “從幽州或者餘杭收購糠麩來洛陽喂牲口!?”眾人聽到李泰的話,頓時有幾分震耳欲聾,說實話這種操作莫說做過,就算想都沒想過啊!

    就算一直在旁邊聽著的王珪,卻也眼前一亮,很是鄭重的思索起來。

    而李泰繼續道,“我們現在不是在長安了,現在在洛陽。自古以來陸運成本是水運的二十倍,所以很多看起來在長安不可思議的事,但在洛陽卻能實現。

    因為這裡靠大運河勾連華夏南北,我們要把華夏當做一個整體去考慮佈局!”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