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句麗的特產

    接著,李泰找上王玄策,對王玄策道,“今年耕牛能出籠多少?”

    “可以有兩萬頭!”王玄策對李泰回答,

    “盧、衛、祖等幽州世家已經向我借來耕牛春耕,這些已經分配出去。

    若燕王您也需要耕牛春耕,我還能讓一部分用於食用的黃牛掛上牛環。

    雖然用得稍微會有幾分不趁手,但也能用來作為耕牛!”

    “繼續想辦法增產!”李泰點頭道,“我春天就不跟這些人進行爭搶耕牛春耕。

    但到了秋天,對耕牛需求上會更進一步增加,我需要你想辦法增加耕牛的產量。”

    “幽州天津城一帶,以及滄州開始種植小麥,現在的耕牛應該足夠了吧!”王玄策疑惑。

    “你莫要忘記了,整個河南之地去年發生了水災,淹沒了不少的百姓,我們又從河南之地收納了不少的百姓。

    所以河南之地缺少人力是必然的,河南對耕牛的需求,遠遠超出了你我想象!”

    “我明白了!”王玄策神色嚴肅,聽到李泰的話語,明白了自己身上的重任。

    不過王玄策又對李泰詢問道,“但河南之地耕種的也是小麥嗎,能等到秋天嗎?”

    “嗯!”李泰點頭回答道,“去年水災後,大量農業學府學子在當地建立了農學社,主要教授得就是小麥種植。

    所以今年五月份豐收後,就會開始繼續的在當地傳授種田技術。

    而為了保證秋天當地百姓的耕種,我會給農學社配置一定數量耕牛,幫助百姓耕田!”

    “幫助百姓耕田?”聽到這話,王玄策倒有幾分愕然,卻也感嘆道,“燕王仁慈。”

    “嗯!”李泰點頭道,“我只希望農學社能紮根基層為百姓說話而已。”

    “但這做得到嗎?”王玄策聽到李泰的話語,卻帶著幾分茫然。

    “事在人為,慢慢做就是了!”李泰聳聳肩道,

    “讓農學社擁有一定程度的資本是必須的,否則不可能幫助到底層百姓。

    而耕牛就是用來幫助百姓的最好媒介,相信任何有田畝的百姓,都不會拒絕耕牛的。”

    “但若免費給百姓使用,怕會有鬥米恩,升米仇之事!”王玄策皺眉道。

    “所以,這些耕牛是以租借為主,我可沒有說要白送給百姓使用!”李泰坦然道。

    聽到李泰這般的話語,王玄策點點頭,倒也不再多說什麼,只是道,

    “我已知我的重任,定然在秋天到來前提供足夠耕牛來!”

    李泰道,“那就拜託你了!”

    李泰倒沒跟著王玄策具體的把農學社更進一步的問題提出來。

    一是怎麼樣保證耕牛能夠給底層的百姓使用,而不是直接被那些富戶直接拿錢砸下,先給自己使用,再給普通百姓使用。

    二則是如果農學社的學子以這耕牛為奇貨,對百姓進行壓榨,從而以權謀私。

    這些事對李泰來說都是問題。

    但現在自己連簡單的督察機構都沒有,有得只是希望他們在學校中學習的為底層百姓發聲的思想能讓他們多抵抗一會兒。

    但李泰很清楚,單單靠思想覺悟如果就能抵擋糖衣炮彈的話,這世界早就已經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了,更多的還是需要想辦法防微杜漸。

    只不過現在農學社才剛建立發展,自己需要它們在當地進行野蠻生長。

    到底需要等個幾年,等到農學社野蠻生長到一定程度,再來一場全面的整風運動,洗刷一下隊伍中的墮落份子來殺雞儆猴,最好挑選個貪汙罪嚴重的直接株連全家。

    最後再順勢頒佈相應的制度,讓整個農學社規範起來。

    畢竟自己現在要是出手整頓農學社的話有點師出無名的味道。

    有時候,有些事情哪怕你明明知道他肯定會發生,但你也只能夠眼睜睜看著它發生了,那才能順水推舟的幹活。

    這樣才能有種時來天地皆同力的天時地利人和,否則就好像是逆勢而行,做起事來也就只能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