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一百零九章 李世民的決斷

    從杜如晦的府邸離開,李泰長嘆了一口氣,自己果然不應該小看這個時代的大臣啊!

    “還好自己不要臉,不求挽回所有印象分,但爭取個浪子回頭的印象也是好的!”

    說實話,李泰的確是飄了。

    當他用日記去影響杜如晦好說,但影響杜如晦後, 接下來應該怎麼樣處理好與杜如晦的距離尺度,對杜如晦的遭遇應該要怎樣應對,李泰沒處理好。

    而只要稍稍有一點差錯,那對這些頂尖人精來說,肯定能發現端倪的。

    但李泰不可能不來杜如晦這裡報道,因為李泰需要維持自身在日記中的人設。

    因為李泰演戲的對象不是這些大臣,真正的目標是李世民。

    對李泰來說, 哪怕這些大臣發現自己在裡面有幾分問題, 但自己也不可能做出跟自己日記裡面不符人設的舉動。

    自己已經在日記中寫了自己會親近杜如晦, 結果轉眼杜如晦要離京就不再理會杜如晦。

    對其他人來說理所當然,但在李世民看那充滿李泰心聲的日記後會怎麼想!

    是想著李泰心思敏銳,居然這麼快體察聖心,還是反應過來,反推出這日記有問題。

    或者自己這孩子有幾分實心眼,所以更要讓杜如晦離開長安,避免李泰胡思亂想。

    所以,杜如晦的家李泰必須要來,但只要來了,那麼李泰的一切言語,就非常容易被杜如晦這種頂尖文臣看清楚。

    當然,看清楚歸看清楚,但看清楚怎麼對待李泰,對這些頂尖的文臣也是頭疼。

    因為李泰不是普通人,是李世民的兒子, 而且是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生下來的嫡子。

    所謂皇家貴胄, 對其他的人來說, 在朝廷上混,出錯了一次,那就死無葬身之地。

    但對李泰來說,第一沒反李世民,第二沒反李唐,那自己就擁有無數次試錯機會!

    舉個簡單的例子,李泰因為來自現代,思維與這個時代的人不同。

    所以面對漢滅於誰的話,隨便吐槽了一句,在現代來說,誰還會跟一個孩子計較。

    但那次因為機緣巧合,加上李世民本身為了朝堂的穩定,果斷把李泰踢出去開府。

    讓李泰明白了身為皇家子弟,一言一行都不可以失禮。

    說實話,這還是因為李泰是皇子,在李世民把李泰踢出東宮,讓李泰開府算是過去了。

    但如果換成是其他的人,說錯這話後,怕是一輩子直接就到頭了。

    這次事情也一樣, 大臣們知道這件事實際上不重要,甚至對李泰有惡感也不重要。

    畢竟李泰作為皇子最大的好處就是試錯機會, 比普通的二代要更多。

    普通人那是失敗一次可能一輩子都沒辦法翻身,富二代失敗一次可能就會成為平民。

    至於李泰是皇子失敗了,就失敗了,當一個皇子,哭著向你認錯,表露出自己知錯就改的決心,你這做臣子的,哪怕是最頂尖的臣子,是不是會有幾分動容。

    至少李泰對杜如晦表現出來得就是跟自己老爹一樣,知錯就改,善於納諫的形象。

    至於直接哭,且不說做為孩子心虛後哭一下有什麼,就算李世民本人也是淚腺發達。

    所以李泰才真正有了李世民的正統傳承啊!

    這次教訓讓李泰明白了,自己玩陰謀可以,但陰謀的善後工作,自己能夠做到毫無破綻?

    別說李泰,歷史上又有幾個人能夠把陰謀玩得誰都不知道的地步!

    基本上歷史上所有玩弄陰謀的人都被人發現了,只不過有的人能好好活下去而已。

    因為皇帝需要這些人幹黑活,所以能順利活下去,而這種玩弄權術的皇帝到最後都受到反噬。

    比如李治讓武則天出來跟朝臣們打擂臺,朝廷重臣誰不知道武則天代表李治,所以一個個的講道理,但李治與武則天不講道理啊,最後導致武則天無人能治,奪取李唐政權。

    比如唐玄宗讓李林甫執政,從而橫行朝野,是唐玄宗不知道李林甫的不擇手段嗎?

    也不是,只不過唐玄宗想要享受了,所以找一個最貼心的丞相。

    而李林甫這個很有手腕的精緻利己主義者,便是成為了唐玄宗的背鍋俠。

    之後,李林甫因唐代出將入相的制度,會出現自己相位的競爭者,便提議胡人為將,從而為安史之亂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