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滄月 作品

個人心得番外:道·德·易·禮

    這就導致越近代,人們離易經越遠。

    就拿占卜來舉例,這裡我說個題外話,易經可以占卜,但它不止於是用來占卜的。

    它是個大系統,可以用來做一切事。說它只是封建迷信的人,完全是被誤導和想當然了。

    這就好像電腦可以用來打遊戲,但難道它就是為了打遊戲而存在的嘛?

    說易經只是占卜書,比說電腦只能打遊戲,還要可笑!

    迴歸正題,拿占卜舉例,為何現在沒有幾個占卜大師?或者說為何很多人算的不好?

    很簡單,時代變了。

    現代的社會何等複雜?工業化,商業化,各種人種,各種國家,各種意識形態,比周朝的時候複雜多了!

    但是易經還是周文王的版本,這就不合時宜了,所以占卜推算的作用,也就越發的沒有用了。

    要想在現代社會占卜有大用,除非創出【易經五百一十二卦】!

    也就是八卦乘八卦乘八卦……合五百一十二卦象。

    這個系統,應該能管幾萬年了。

    不過太浩大了,非聖人不可完成。

    所以,易經的占卜功能,現在確實式微,三千年前的系統,憑什麼算二十一世紀的社會?

    如果有人跟你們說‘我是易經大師,我會一套古法,乃是當年諸葛亮的算法,驚天地泣鬼神,算命算得奇準!’

    ok,這必然是騙子!

    首先,古法就是過時的法!還諸葛亮的算法,難道諸葛亮的時代有直播?有核彈?有航天技術?

    我為什麼總是提倡,越古的越弱,越後來者越優秀?

    這就是易經教我的道理,易經的核心就是變化,它是個‘自適應進化的超級系統’。

    哪門子易經大師會拿孔明的算法來用?這直接違反了易經的基本法!

    打著易經旗號,做著反易經的事,這不是騙子是什麼?

    易經通篇都在告訴別人,不合時宜的事不要做!否則會被時代的車輪碾碎!

    所以我很負責的告訴你們,現代想給別人占卜,一定要自創!

    我個人就自創了一套占卜系統,比較粗陋,還在不斷完善中,但也比上古之人要強。

    雖然我並沒有在‘理’的層面超越孔明,但我在‘術’的層面,絕對超越他了。

    當然,孔明來到這個時代,他也能創造更強的‘術’,肯定會比我牛逼……

    另外,上面那句話的第二個大錯誤,就是‘算命算得奇準’。

    這句話本身,就是很不‘易經’的。

    易經明確表達了人的命無法算!自古以來,就只有‘占卜’,而沒有‘算命’。

    這是兩個概念,國運可以算,大的概念可以推演,但是人的一生,是不可能算的!

    易經的內核,就是‘測不準’。當去測算之後,它就變化了。

    你們是不是感覺很眼熟,沒錯,物理上這就是量子的測不準原理。

    一樣的,世界是個混沌系統,無數因果變數擾動,想算準是不可能的。

    能算準這個的,在道家叫做仙。

    域中四大,道不可知,天不可言,地不可得,人不可算盡。

    那既然易經都擺明了告訴世人,測不準。為何還要去占卜?豈不是沒有意義?

    不,肯定是有意義的。易經的占卜,是通過象,來指導人的選擇。

    人怎麼選,人怎麼做,那是人的事情。

    占卜,只是告訴人,選a會怎樣,選b會怎樣,選c又是什麼。

    人生有億萬條道路,推算出某一條道路會有好的結果,可人卻偏偏不去做,或者不好好做,那也沒用。

    更甚至,占卜出來這件事大凶,不代表你去做了就一定死,也可能得到很好的結果。

    因為還有‘遁去的一’,與‘不可知數’。

    在易經思想裡,大勢好算難改,小事難算好改,大勢上大自然一定教你做人,小事上則可以人定勝天。

    這就像是量子力學,‘算’與‘改’不可同時達成,能算到的,也能輕易做到,如同廢話……

    凡算一生,必不準。因為當算下來的那一刻,宇宙就變了。

    所以占卜只是指導人生,幫助人進德修業的。不過國家大勢上,倒是能占卜推算,重點在推算,不在占卜……這就是為何商朝等古代的時候,占卜師乃是國家執政的一級公務員。

    商朝如果要打仗,必先佔卜,而且是一群執政官員等貴族一起占卜。

    甲骨文的龜殼上,好多佔卜結果,然後旁邊還會寫上各種解釋與分析,最後真實結果怎樣了,也會記上,幾乎就當做史書來寫了……

    其實是什麼呢?說白了,一群人在那推演這件事,相當於現代的分析師和國家智庫參謀部嘛!

    真當古人純看概率啊?

    不過也沒有那麼簡單,有些部分是真的很玄,比科學還要牛逼。

    我研究這麼多年,才窺得一絲奧妙。

    具體的占卜邏輯和原理很複雜,‘遁去的一’和‘不可知數’以後單獨開個番外說,這篇只講易的思想。

    總之以後有騙子說什麼古代傳下來的秘法,或者說自己能算命,你們都可以駁斥他。

    但也不要因此把易經當做迷信,會迷信的是人,不是書。

    易理的三大法則,變易,簡易,不易。

    哪一條不是宇宙大道?時代永遠在變化,但卻有唯一不變的東西,而真正不變的東西卻是最簡潔的。

    科學上追求的終極真理,不也是這樣嗎?它的特徵,就是這三條。

    至於人類能不能追尋到,還早呢,先把德修好,說白點,先保證能活著。

    ……

    最後人類文明之光為【禮】。

    縱觀現有政局,只有華夏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其他都是在往死裡走。

    而我們靠的,就是禮,遵循易之道理的【禮】。

    禮通理,倆最初其實是一個字,為何說人類文明之光為【禮】,因為它是‘文明的理’這一級的。

    這一層面的秩序,乃是依照‘德’而建立,它依舊要遵循天理人心,在這一點上,我們文明做得最好。

    四分法往下排:文明的道為自然,文明的理為禮,也就是秩序。文明的法為公正,文明的術為標準。

    從自然往下演化,文明必有秩序,有了秩序才知道什麼是公正,最後才會定標準。定什麼樣是有禮,什麼樣是非禮,什麼是大禮,什麼是小禮。

    不同的時代,公正的定義是不同的。

    公正不是公平,完全兩碼事,把所有人錢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這是公平劃分,但並不公正。

    因為有的人貢獻多,有的人貢獻少,人與人是不一樣的,公平就是不公平,均分就是‘豈有此理’。

    而公正,就是要融入易理,該給多的人多給,該給少的人少給。

    比如老人小孩多給之類的,這就是‘禮’。

    世間沒有對錯,只有應不應該。

    而為何會有這樣的秩序,又是道決定的,自然選擇的……不必多說了。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它不是個均分思想,它是個調整、和諧的思想。

    我們的文明,自古稱為禮儀之邦,這是直接給整個文明自我定性,可見古人多重視這個。

    有些群體就要多承擔,有些群體就要少承擔。

    結合我前面說的【德】,華夏文明可謂自古以來,在文明使命上,是當仁不讓,是義不容辭,主動把萬靈之長的責任給揹負起來了!

    四周都是蠻夷,文明之光我們必須肩負起來,可以多吃虧,可以背責任,這就是禮儀之邦在‘理’這一維度上的本義,它貼合著人類該做的德。

    並不是現在很多人以為的,天天口頭上禮貌,像日本一樣小禮節麻煩的要死……那是‘術’的層面!不鞠躬,就無禮?這叫標準,可對也不對,太低維了。

    當然,我們古時候,也講究這個,道理法術是一個不拉都在發展,現在只是適應性地去掉了部分東西,但是在‘理’這一層面,我們並沒有丟掉。

    國家大事上,依舊是‘禮儀之邦’,是負責任的文明,這一點自古以來都沒變過……

    大禮不丟,小禮可以放下。因為把握住了道、理的層面,法、術不過是時間問題。

    但現在,很多人都說,這很傻,很蠢。

    有些人覺得,我們文化好慫,下西洋也不侵略,也不殖民。霸道如始皇帝,都要修長城。強橫如朱元璋,都要立不徵之國。

    古往今來,全是反擊,全是捱打,正統擁有華夏思想的政權從不主動侵略。

    但這不是慫,恰恰是長生久視之道,恰恰是我們屹立幾千年都還在延續的道理。

    我們又不是不反擊,只是不主動而已。我們一直先捱打,再反擊,打著打著,他們全成了過客,我們的文明越來越大。

    人要當萬靈之長,我們要當所有人的家長,不是我滅你,而是我帶領你。這種思想已經融入我們文明的靈魂深處了。

    漢朝去西域,不是說把那裡的人趕走,而是說:你們都好好在這住這,我就是來立一個都護府。有什麼家長裡短,鄰里紛爭,我幫你們主持公道。

    鄭和下西洋,交朋友,做點交換,開闊視野,傳播文明。

    大唐和親吐蕃,送工匠送書本,吐蕃本來沒文字,我們給他們了。

    這個思想,直到現在也是這樣。

    不要覺得是錯的,在文明層面上,這恰恰是最‘無敵’的通天之路。

    怎麼解釋呢,擬人一下,就是大自然會記住我們的,大道心裡有數。

    文明在沿著一個最好結果前進,而過程,就是這種某些人認為是吃虧般的走法。

    總之,我們文明的形式準則,是從大道那衍生出來的,你們可以把它當成一種‘攻略’,這個攻略自古沿襲、傳承、調整下來,已經非常完美了。

    我們不可能因此滅亡,恰恰因此強盛長生。

    短期來看有好處,長期來看吃大虧,但更長遠來看,卻是大好處!

    無論現在將來都一定要貫徹,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絕對的‘超級攻略’。個人可以嫌棄,一撮人可以看不清,但華夏文明集體一定要堅持這個攻略。

    因為我們不堅持,人類就沒希望了。

    西方人的文化內核是聖經,跟我們反了,覺得人生而有罪。

    在西方這種文化裡,就沒有‘德’的文化,‘禮’也只停留在法和術的層面。

    他們的文化是靠神,神給予了人類戒律!這就是上面四分法裡,‘法’的那一層。

    而我們是‘理’的那一層,高了一維!

    所以西方文化註定了他們理解不了我們的思維,但我們的思維模式可以理解他們,並剖析且包容他們。

    現存文明中,如果全人類由其他國家主導,人類就沒戲了。

    人類沒有滅亡,因為還有華夏,人類文明之光就是我們的這個【禮】。

    這個推演我不知道怎麼跟你們講清楚,很難講。不理解的人不用急著噴,慢慢悟吧。

    反正我個人已經推演完了,我感覺我對易的研究已經小成。

    而且反正我們文明已經在這麼做了,做的還行,所以一撮人不理解無所謂,無傷大雅。

    現在我們文明的行事準則依舊如此,關心國家大事的人都懂,我就不舉例了。

    西方國家不可能理解我們文明要做什麼,我們的棋大的很……

    我們的文明,註定了是文化征服勝利,因為我們的文化內核是【易經】,是要當萬靈之長!是文明這個概念本身的領袖,而非領土的領袖,是宇宙四大之一的【人】。

    關於為何智慧生物是‘宇宙四大’之一,這個我以後專門有番外講解。

    總之帶領一切生靈走向更好更和諧的未來,這是老祖宗的人文思想留給我們生來的使命!

    這就是我們的禮,我們的禮從易理和德理融合而來,它源於道。

    依靠這攻略,我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一個苗頭,大約2035到2045年,到時候你們就會理解。

    那這個文明的目標是什麼呢?或者說這種‘禮’的攻略,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很簡單,這個自古就說過了:天下大同!

    這裡要專門講解一下,天下大同的意思,其實都是文化征服。

    ‘大同’的意思,潛臺詞就包含了‘小不同’。

    在我們的文化裡,有‘太同’,‘大同’,‘小同’。

    太這個字,就是‘大加個小’。

    所以太同就是全都同了,大也同,小也同。

    華夏文明自古以來都不追求這個,而是隻追求‘天下大同’,既不是全同,也不知是小同,而是大同小異,求同存異。

    大方向大概念上,聽中央的,小節上,你們自己看著辦……小異上不管怎麼異,別影響大同就行了。

    什麼東西追求‘太’呢?那就是‘天下太平’。

    這個是用‘太’字,因為最好大也平,小也平嘛!

    遵循這攻略,我們會進入盛世,之後盛極而衰,再之後可能從下個世紀開始,又會大衰落,之後又更強盛。天下大同就不知道多少年以後了,但它一定會到來。

    它像個輪迴,但卻是個向外擴的螺紋。

    而其他文明,都是向內縮的螺紋。

    有舍才有得,世間沒有對錯,只有應該不應該。

    該這麼做的時候,就得這麼做,切記一切並非‘一味地怎樣’,它是無限變化的,因時制宜的。

    學西方可以,見效快嘛,但不要忘了回頭,不要忘了亢龍有悔,不要忘了太極是個波浪。

    不要學了一套,忘了我們自己的一套,那到頭來,降維了……自古以來,我們都是學了一套,加強我們自己的一套。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陰陽陰陽!

    不斷變化,不斷適應,又適可而止!此易之理,這就是我們的文明內核。

    這就是華夏文明一直在開的卦!

    ……

    以上,不可盡信,盡信不如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