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滄月 作品

番外:飛昇者嫦娥

    你們會發現,視角從姮娥,轉為了羿。

    一邊是姮娥做了什麼,一邊是姮娥做完之後,羿的視角所經歷的事。

    這則故事,開始從女主角,轉向男主角了。

    那麼接下來呢?西漢之後,傳說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他們結婚了……

    姮娥正式在文獻中,成為了大羿的妻子。

    最早說嫦娥是大羿老婆的人,是東漢一個叫高誘的人,他給《淮南子》作注,加了一筆自己的解讀。

    事實上,東漢高誘的年代,‘續絃’的典故應該已經開始用了。

    那時候的人,根據《淮南子》的描述,繼而社會上開始流傳起嫦娥偷丈夫不死藥,這種我之前所說的‘主流理解’。

    所有有了這種想法的高誘,就在上面註解:姮娥,羿妻。

    噹噹噹!就這四個字,影響深遠!直接給兩大上古人物發了結婚證!

    至此之後,魏晉、唐宋的民間簡直樂壞了,呦!愛情故事!還偷丈夫的不死藥?這瓜我吃了!

    相關的傳說越來越豐富,兩人相愛到別離的過程,越來越細節!連第三者是誰,為什麼要偷藥,都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清晰!有名有姓!臺詞都豐富多彩,心理活動越來越深刻!

    從此之後,直到今天,所有人都認為嫦娥與大羿是夫妻。

    具體的神話我就不說了,你們都知道的。

    是不是感覺跟女媧伏羲很像?先是倆人好像沒關係,然後倆人的故事湊到一起,之後雙方結婚,男方為無數光環在身的主角,女方則為附庸,甚至是受到批判的角色。

    所以越往後,羿的傳說,越來越豐富了。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人又開始給嫦娥加戲,將嫦娥說成‘月·精’,其實就是月神的意思,別誤會。

    另外開始說她不是為了偷藥,而是為了保護藥不被壞人搶走,而自己吃掉了。結果身不由己,飛向月球。

    但是前面我說了,商朝的《歸藏》明確表示,姮娥吃了要準備登月,但還沒走,將走之際,找一個叫‘有黃’的人,占卜吉凶,說我此行會如何。

    由此可見,什麼身不由己飛昇,並沒有這事。

    另外絕對不可能是護藥,最早的記載,就是‘竊’。唐以前所有關於嫦娥的記載,統統都是‘竊藥’,‘竊’是這個故事最最核心的關鍵詞。

    嫦娥經過唐朝短暫地提升地位,之後又繼續淪為花瓶。總體上來說,主角是羿,嫦娥是附庸。

    也就是說,反過來,上古五帝時期,如果山海經記載了這件事,那麼姮娥應該才是整個故事的中心人物。

    在漢代的墓葬中,有嫦娥奔月圖,圖中嫦娥人首蛇身,甚至是人首龍身,因為有龍爪般的雙腿。

    而她所飛向的月亮,中間畫了個蟾蜍。這就跟《歸藏》對上了。

    但是,並不是變成了蟾蜍,而是嫦娥去的月球上,本來就有蟾蜍。

    注意,這是文物,反應了漢朝時,他們認為,嫦娥與女媧、西王母一樣,都是人首蛇身。

    可是,《淮南子》竟然沒有提這個事。

    我思來想去,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淮南子》作者,包括西漢學者,覺得這不重要,就是個故老相傳的傳說,說姮娥是人首蛇身。

    甚至於,是西漢版本的《山海經》,描述了姮娥是人首蛇身!所以西漢學者們知道這個形象。

    但是為什麼人首蛇身,這個形象怎麼來的,他們不知道。

    姮娥是個什麼人,是祖先嗎?不是啊,她發明了啥?偷了西王母的不死藥,又不是補天,又不是治水,又不是射日,沒什麼好歌頌的,所以覺得這沒意義,也不是很瞭解。

    所以只抓重點,將嫦娥的事蹟提煉出來,與大羿的故事融合。將偷藥這件事,從大羿的視角去講述,將大羿作為主角。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可以解釋,那就是西漢人認為姮娥是常羲,這個說法你們應該也都知道,常羲生十二月,姮娥也是月神,所以說這倆其實是一個人。

    對此,我有很多可以反駁的,但這裡寫不下,就不扯了。

    總之,言歸正傳。

    根據姮娥的形象演變,傳說演變,地位演變。我們可以逆推得知,在上古時期,或者山海經古老版本中。

    第一,姮娥才是核心人物,甚至於她的地位可能很高,至少不可能是普通人,有一定的能力,否則怎麼偷藥?只是因為她‘走了’……所以關於姮娥以前的事,沒有太多流傳,只有竊藥奔月這麼個事流傳下來。

    第二,姮娥跟大羿不是夫妻,甚至壓根不認識,頂多知道大羿這個人,也知道西王母那有藥,所以就去偷了,偷完之後很久,生米煮成熟飯了,大羿才去找西王母請求不死藥。

    兩者,實際上沒有交集!這一點在《歸藏》裡就體現出來了,更何談《山海經》?

    不過可能就是因為大羿求藥,得知西王母的藥被姮娥偷了,這才知道有這麼個人,繼而大羿將這件事,流傳了下來。

    如果不是大羿流傳了這個事,姮娥事件很可能極為隱晦、機密,僅限於在帝與西王母之類的人物之間流傳,平民百姓永遠不可能知道。

    還記得我說,山海經裡有記載,有人偷藥,被處死嗎?

    有可能就是姮娥偷藥成功的事,讓不少人有了效仿之心,結果正撞槍口上了。

    第三,姮娥人首蛇身,應該是《山海經》裡提到的。只不過西漢之後,關於這段文字失傳了。

    第四,姮娥並非吃了藥就能飛,那是唐朝時才有的說法。

    而在此之前,只說竊藥奔月,姮娥應該有某種渠道登月。這種渠道,可能是必須有不死藥才能通過。

    第五……說到這裡,我該揭露一個前面我隱瞞的事實了。

    那就是《歸藏》裡的記載,其實有兩個字我改了。

    戰國楚墓的竹簡中,《歸藏》上真實的文字,其實是:“昔者恆我竊毋死之藥於西王母,服之以月。將往,而枚佔於有黃。有黃佔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恆我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

    沒錯,不是姮字,也不是娥字!

    商朝易經《歸藏》中記載的,是‘恆我’。

    是男是女,不知道!

    如果叫恆我,應該是個男性!

    後世者,因為某種目的,把這個存在定義成了女人。性轉之後,便開始認為‘我’其實是‘娥’字的簡寫。

    於是恆我,變成了恆娥。

    又因為避諱漢文帝劉恆,所以把恆字改成了姮。

    之後更是取同義,而把姮該為了嫦,變成了後世我們所熟知的嫦娥。

    字形變化,可以原先是複雜的字,變少,變簡潔。很少有原先是簡潔的象形字,後世演化反而複雜了。

    尤其是女子邊,幾乎不可能簡寫掉。別的字可以有簡寫,女子邊則不一樣,因為上古重要的姓氏,都有‘女’。

    ‘姬’會簡寫成‘臣’嗎?‘姒’會簡寫成‘以’嗎?

    很早就有娥字,這個字是常用字,娥皇女英,從沒見過寫成我皇女英的。

    還有,‘我’字與‘娥’字的甲骨文,都有挖掘出來的文物為證,兩個字的甲骨文,其實差別很大……女是個絕對不能少掉的偏旁。

    當然,萬事不絕對,可能就是簡寫,我也不是權威。

    但我這裡,姑且認為,《歸藏》這麼寫,那麼更古的《山海經》更是這麼寫。

    那麼,‘恆我’是什麼意思呢?甲骨文中,‘我’字是執戈之人的象形,也就是王族、貴族的意思。

    娥的甲骨文,則是王族女子,貴族女子的意思。

    恆,則是象形月亮漸趨盈滿的樣子。代表長久、永久、持久的意思。

    從意思理解,恆在前面,做動用,就是‘使我永恆’的意思!

    ‘我’是王族,那可以引申意義為‘使我永恆王族’!

    結合‘昔者恆我竊毋死之藥於西王母,服之以月’的故事內核。

    偷藥的,可能真的就叫‘恆我’,沒有特殊意義。

    如果有特殊意義,那意味著,他其實是個‘無名氏’。

    性別不詳,事蹟不詳,名字不詳。但是‘恆我’,是個上古時期,每個貴族都想做到的夢想。

    吃不死藥,登月,入蟾蜍,恆我!

    這是一套當時流傳在各王族之間的半公開的秘密、流程,很多人都想完成的登天之路。

    而這個夢想,正常渠道,就是像羿一樣,依靠功、德。

    不正常渠道,就是偷!

    而‘恆我’,就是第一個做到了偷的人。變成了人首蛇身,通過了人類無法通過的渠道驗證,從月球進入蟾蜍,離開了。

    這個人到底是誰,世人幾乎不知道,甚至可能,西王母自己都不知道!

    是的,不知道是誰偷的,要是知道了,那恆我最後應該失敗才是。

    就是因為不知道,所以這個人連個名字都沒有,直接就以‘恆我’命名了。

    羿滿懷希望地去找西王母,西王母也很尷尬,大意了,萬沒想到這群愚昧的笨蛋,竟然偷了自己的不死藥!

    西王母只能告訴大羿:有人偷了我的藥,登月,入蟾蜍,離開了。

    對此羿很絕望,他痛苦沮喪,因為人類短暫的生命,已經不足以讓他堅持到下一批藥了。

    他所有的努力都化為烏有,永遠錯過了這次機會。

    至此,‘恆我’之事,哄傳天下。各地的王啊,神啊都得知了這種事,心說:啥?還能偷?

    可顯然,這件事之後,人類再也不可能偷到不死藥。

    第一次是僥倖,便不可能有第二次了。

    ‘恆我’之事成了絕唱,以至於它直接用來,特指當年唯一成功的那個人。

    以此登天之路為名,讓這個無名氏,擁有了這獨一無二的名字。

    傳奇!唯一的傳奇。

    他的傳說一直流傳下來,然而到了已經遺忘上古之事的時代,世人只覺得奇怪:這是什麼鬼傳說?偷藥?奔月?後續呢?意義呢?教育了什麼道理?貪婪嗎?

    所以這個傳說,一直不受重視,只是作為一個成仙的例子。

    古之先民,凡有事蹟傳頌至今,必有德行!

    就算是反派,也得有個正派被其襯托啊。

    ‘恆我竊藥奔月’,作為一個單獨的傳說,流傳到了周朝,終於被人利用上了。

    開始將他與另一個,與不死藥有牽扯的英雄,也即是大羿,進行了融合互動。

    而以此為目的,作為反派,就把他性轉成了女人。

    到了後來,老套路,你們結婚吧。

    於是,一個全新的恆我傳說出現了,不,應該是大羿的傳說,又添一筆。恆我融入其中,成了配角。

    華人的價值觀,一直在逐步變化,每到一個朝代,神話就會偏向當時的價值觀。

    所以反覆豐富,變化,融合後。

    一名傳奇逆天飛昇者,就這樣莫名其妙,性轉成女人,嫁給了大羿,搞成了‘英雄美人愛情家庭倫理劇’,還被豬八戒給調·戲了!

    到了這裡,你們大概認為,結束了吧?一萬三千字了……

    然而並沒有,因為還有一個關鍵人物,你們不應該忽略。

    ‘有黃’!

    我前面說,流傳這件事,是大羿請西王母發藥,繼而得知,並流傳出來的。

    這,只是一種可能性。

    該傳說可能是別的渠道流傳出來的。

    因為《淮南子》以前,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大羿找西王母求過不死藥。

    正如我所說,大羿是被後人強行拉進來,彌補‘恆我竊藥’這個特別沒有德行的故事的。借‘恆我竊藥’的故事靈感,再強化了一波大羿罷了。

    所以故事本沒有大羿,從頭到尾都沒有大羿!

    《歸藏》中的記載,已經明擺著顯示出,除了‘恆我’自己以外,‘有黃’是唯一的知情者!

    還記得嗎?我前面點出一句:嫦娥找了一名不怕西王母,地位甚至不亞於西王母的人。

    我為何這麼說,因為‘恆我’敢把這件事告訴他,並且向他請教:我這麼做後,此行奔月會如何?

    這本身就已經說明,‘有黃’這個人很牛逼了。

    ‘有黃’也非常給力,他告訴‘恆我’:“孩子,儘管去吧!你會遇到黑暗,但不要驚不要怕,最終是無限的光明!”

    ‘恆我’很高興,走了。

    只有心裡不虛西王母的人,‘恆我’才能相信他啊。

    當然,也可能‘恆我’,就是‘有黃’的孩子。

    但是這件事,能流傳下來,記載在《歸藏》,足見‘有黃’的底氣了。

    哪怕‘恆我’是個化名,‘有黃’也可能是個假名,但只要沒證據,就沒事。

    並且很可能,就是‘有黃’教‘恆我’這麼做的!

    他告訴了‘恆我’,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用什麼方法去偷不死藥,不死藥是什麼樣的,拿到後立刻吃掉,然後從什麼渠道奔月……

    這一系列,可能就是‘有黃’以某種身份知道後,偷偷告訴自己孩子的。

    本來世間沒有流傳這種方法,因為是機密,所以西王母沒有防備,繼而讓‘恆我’僥倖成功了。

    擁有這種底氣、這種消息來源,後代又是凡人的人,山海經裡不超過五個,甚至更少。

    那麼‘有黃’到底是誰呢?

    我猜,就是黃帝。

    首先,‘恆我’事件,肯定是個很早期的事件。太晚的話,不死藥人人都知道了,反而不會那麼容易成功。

    其次,我說過‘有黃’這個名字,就不是誰都能用的。

    ‘有’是詞綴,一般是加在名字的前面。

    而‘黃’,在殷商甲骨文中多次出現,被歷代商王,以非常高的規格祭祀,是一個地位很高的祖先。

    殷商《歸藏》裡的‘有黃’,基本就是黃帝沒跑了。

    而黃帝確實也不虛西王母,這在山海經裡有所體現。

    黃帝將這事記了下來,大約自己死後,才有人發現了這件事,並陸續傳開。

    這是古往今來,所有原始傳說中,獨此一例,明確記載,吃了不死藥昇天的成功案例。

    除此之外,山海經裡記載的全部都是失敗案例。

    傳言,黃帝功德圓滿後,御龍昇天,乘龍離去。

    會不會也在最後,成為人首蛇身了?

    這沒有任何證據,我還是當黃帝最後是死了吧。

    但是黃帝雖死,可他卻成功,讓自己的一名後人,奔向了黑暗無垠的太空。

    沒有比月亮、太空中,更‘天色晦芒’了。

    可是漫漫黑暗之路的彼岸,是無限的光明。

    堅持下去、忍耐下去,一隻腳也能行走,一隻眼也能視物!

    黑夜一定會過去,光明一定會到來。

    這既是唯一逆天飛昇者,與他父親的故事。

    後世稱為:“嫦娥奔月!”

    ……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