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137章 第 137 章

    現在文哥兒已經把四書過了一遍,五經也粗粗地讀過了,於是謝遷每日給他佈置一兩道題讓他練習破題。

    左右師徒倆都在翰林院,每天忙完了給他批改批改功課的空閒還是有的,沒空的時候還可以在同僚裡隨便抓個壯丁代勞。就這麼個四歲的小娃娃,隨便來個翰林官都能教!

    得知他爹居然把揍兒子的權限移交給了謝遷,文哥兒只能慫慫地聽著謝遷點評他的功課。

    那模樣看著怪可愛的。

    謝遷考校完文哥兒的功課,瞧見文哥兒乖慫乖慫的眼神兒,也有些忍俊不禁。

    他抬手摸了摸文哥兒的腦瓜子:“只要你不幹壞事,不就不會捱打了?”

    文哥兒很有些擔憂地說道:“我怎麼知道我乾的事在您和爹他們看來是不是壞事呢?”

    有時候在小孩子看來很棒的事,在大人眼裡看起來是該打的!

    謝遷意味深長地看著他,笑著問道:“你真的不知道?”

    文哥兒不吱聲了。

    他有時候也有點賭的成分在。

    有些事和大人商量的他們可能不會點頭同意,可他要是直接做了他們也會給他兜底。

    像謝遷他們這種能夠在科場的千軍萬馬裡殺出重圍且還能早早獲得皇帝看重的人,哪個不是聰明人裡的聰明人、人精中的人精?

    他私自幹了那麼兩回壞事,次次都被他們看得透透的。

    謝遷見敲打得差不多了,沒再繼續嚇唬文哥兒,而是問他最近老跑太醫院做什麼。

    文哥兒已經把醫案收集得差不多了,就差動筆寫文章了。他也沒瞞著,老老實實地把自己的打算說出來,仰頭看著謝遷他們問道:“等我寫了文章,老師你們可以就著這事兒寫些詩文廣而告之嗎?”

    謝遷沒想到文哥兒在忙活這事兒。

    他還真沒注意到取暖還能取出人命來。

    京師坐擁豐富的西山礦藏,民間素來有“燒不盡的西山煤”之說,說的就是西山的露天煤礦漫山遍野都是。如今家家戶戶到了冬天都可以燒煤取暖,凍死人的事鮮少再發生,連窮人家都能安穩過冬。

    連他們都不會特別注意燒煤可能燻死人的情況,何況是讀書更少、見識更少的尋常百姓?

    向來愛鬧的李東陽神色都鄭重起來。

    這馬上就要入冬了,是得趕早給百姓們提個醒。

    李東陽道:“那你趕緊寫,寫完立刻給我們看看。”他想了想,又對文哥兒道,“叫我們寫詩相和,也不過是讀書人會傳看一二,你寫完拿去給丘閣老瞧瞧,看看他能不能請旨特傳宣諭一道,叫各地百姓都能知曉此事。”

    宣諭是指皇帝親擬一些勸誡百姓的話,由有關部門分發到各路地方官手裡,地方官召集里長開會聽講,再由里長回去召集鄉親把聖諭傳達下去。

    按照祖制,每逢正月初一皇帝要下發這樣的宣諭,格式非常地簡單直白,甚至非常口語化——

    春天就說“各務農業,不要遊蕩賭博”“田苗發生,都著上緊耘鋤”“都要種桑養蠶,不許閒了”。

    秋天就說“田禾成熟,都要及時收斂”“收了田都要撙節積蓄”“生理艱難,凡事務要節儉”。

    大抵就是春天要勤快種地,秋天收成了甭隨便花!

    由於每年宣諭講的內容都大差不差,各地傳達宣諭的里長會議也漸漸變得形式化,很多人都是隨便抄上一份,回去後再對著底下的百姓念一遍。

    更有甚者,連開會都不去了,直接找人代勞。

    百姓們年年聽這種勸誡聽得耳朵都長繭了,自然也不怎麼當回事。

    要是文哥兒能列出足以說服人的事實依據,這事兒確實可以走宣諭途徑廣告百姓。

    正好可以讓百姓知曉朝廷宣諭不都是形式化的老生常談。

    文哥兒都不知道朝廷還有這種一鍵給百姓推送皇帝聖諭的功能呢,經李東陽一科普,頓覺自己小肩膀上的擔子格外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