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395章 撕裂

消息傳出,日本聯合英、美,再次向俄羅斯帝國提出交涉。

阿列克謝耶夫的應對很俄羅斯,他居然去了聖彼得堡,將日、英、美三國特使晾在達里尼,歸期未定。

喬治是阿穆爾總督,管不著關東。

4月份對於喬治來說,最重要的事莫過於關東鐵路順利完成。

關東鐵路完工,意味著阿穆爾勢力即將徹底退出關東。

米哈伊爾不甘心,建議喬治以南滿鐵路尚未完成為由,繼續賴在關東。

喬治不耍賴,現在明擺著是日本版本的三國干涉還遼,如果幹涉不成,那麼戰爭就會爆發,喬治不想趟這趟渾水。

沒有了喬治的干涉,日本人效率還是很高的,新年前後,奉天鐵礦出產的第一批鐵砂運往日本,八幡制鐵所終於可以開工。

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再次發生,日本人煉的鐵憋在爐子裡倒不出來,原因未知。

八幡制鐵廠充分發揮好學精神,派人來到阿穆爾鋼鐵廠,尋求技術幫助。

阿穆爾鋼鐵廠卻不是好老師。

你們日本人煉不出鐵,那是命不好,回去好好燒香拜佛,會成功的。

日本人燒不燒香喬治不知道,有了關東的煤,六六艦隊總算解決了動力問題,前近衛軍中校,御前大臣亞歷山大·別佐勃拉佐夫很高興,這是他的生意。

別佐勃拉佐夫不是出賣俄羅斯利益,他是對日本的認識不清晰,不知道日本的戰爭潛力,認為日本是撮爾小國,完全無須擔心,“俄羅斯帝國只需要扔個帽子,就可以把日本壓倒”。

基於這個判斷,聖彼得堡根本沒有把日本發起的“三國干涉還遼”放在心上,阿列克謝耶夫回到聖彼得堡後,俄羅斯帝國不僅沒撤軍,反而繼續向關東增兵。

這個行為不僅對日本是威脅,對英國和美國同樣是威脅。

甚至就連盟友法國,都不希望俄羅斯帝國繼續向關東傾斜,避免過分削弱對德國的威脅。

5月中,維特給喬治發電報,希望喬治能返回聖彼得堡勸說尼古拉,避免俄羅斯帝國在東亞和英、美爆發衝突。

維特也不是和平主義者,他的策略是等待西伯利亞大鐵路全線開通,在關東囤積足夠多的力量,然後再伺機決戰。

喬治牢記格奧吉臨死前的提醒,對維特的電報置之不理。

就算沒有格奧吉的提醒,喬治也不再是那個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喬治了。

雖然關東不是喬治的轄區,喬治自認對關東也盡心盡力,包括達里尼在內,喬治都沒有任何懈怠。

喬治對日本的嚴防死守,卻被聖彼得堡當做喬治獨霸關東的證據。

現在喬治決定放手,把關東交給聖彼得堡,看看聖彼得堡那群大仙能把關東經營成什麼樣。

中東鐵路建成通車後,喬治將建築隊全部撤離,發往東印度,乾脆的令人驚訝。

達里尼軍港也即將建成,為了容納太平洋艦隊所有的戰列艦,達里尼軍港萬噸以上的泊位一共有12個,最大的船塢可以對1.5萬噸級軍艦進行維修,海參崴兵工廠生產的305毫米岸防炮也優先送往達里尼,加強達里尼的防禦力量。